乘其不意
【拼音】:chéng qí bù yì
【注音】:ㄔㄥˊㄑ一ˊㄅㄨˋ一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⒈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综合释义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我们要~打击敌人。
国语辞典趁人不备,出于对方意料之外。《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周书.卷二八.贺若敦传》:「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也作「出其不意」。乘其不意[chéngqíbùyì]⒈趁人不备,出于对方意料之外。也作「出其不意」。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周书·卷二八·贺若敦传》:「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成语解释乘其不意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乘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
其他释义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近义词 出其不意
1.可是大雄这个家伙有点成绩就自傲起来,真是靠不住的家伙,很快,一个士兵乘其不意冲他砍来,瞬间,一个冲拳,那个士兵被冲过来的胖虎打为光末。
2.此刻,想必他们的位置已经被暴露了,原先,王能想乘其不意,给天魔门来一个突然打击。
3.孙少得意地说道,他可以在蓝天白云设刀斧手,乘其不意就可以斩杀七哥。
4.这时,乘其不意,躲在后方的包子卫士三连击射了出来。
5.北煞见钟意乘其不意,居然在自己老爷子身上又扎了数下,虽然没有看清扎了什么地方,但肯定是用银针对老爷子扎了数个穴位。
6.郑氏乘其不意,抽其腰刀便欲自刎,张郃急止之,遂答应至袁绍处代为求情。
7.我们要乘其不意打击敌人。
8.咱们要乘其不虞入攻仇家。
9.郑氏乘其不虞,抽其腰刀便欲自刎,张郃急止之,遂应许至袁绍处代为讨情。
10.帝蒂卡乘其不意,移动到女生的身后给了她重重一击。
读音:chéng,shèng
[chéng]
[ chéng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
)。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
)。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 shèng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qí
[qí]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ì
[yì]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