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俞穴
【拼音】:wǔ zàng shù xué
词语解释五脏俞穴为五脏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个背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
基础解释 指肚子。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zāng,zàng
[zàng]
[ zāng ]有尘土、汗渍、污垢等;不干净:~衣服。~话。
[ zàng ]内脏:心~。肾~。五~六腑。
读音:yú,yù,shù
[shù]
[ yú ]1. 文言叹词,表示允许:俞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
2. 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3. 姓。
[ yù ]1. 古同“愈”,更加。
2. 病愈。
[ shù ]1. 同“腧”。
读音:xué
[xué]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