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
【拼音】:zì shì
【注音】:ㄗˋㄕˋ
【词性】:副词。
【结构】:自(独体结构)是(上下结构)
【简体】:自是
【繁体】:自是
词语解释自是zìshì。(1)自然是。(2)自以为是。(3)从此。自是[zìshì]⒈自然是。例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英naturally;ofcourse;⒉自以为是。例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英self-conceited;⒊从此。英fromnowon;fromthenon;henceforth;thereupon;
基础解释1.自然是。2.自以为是。3.从此。
引证解释⒈自以为是。引《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⒉自然是;原来是。引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⒊从此。引《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鲁则申培公,於齐则辕固生,於燕则韩太傅。”《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死者无数。”⒋犹只是。引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网络解释自是词义1.自以为是。2.自然是;原来是。3.从此。4.犹只是。5.从这里
综合释义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鲁则申培公,於齐则辕固生,於燕则韩太傅。”《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死者无数。”犹只是。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网友释义词义1.自以为是。2.自然是;原来是。3.从此。4.犹只是。5.从这里
汉语大词典(1).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2).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馀年,死者无数。”(4).犹只是。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国语辞典自以为是。自是[zìshì]⒈自以为是。引《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⒉从此。引《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⒊自然是。引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辞典修订版自以为是。《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从此。《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自然是。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其他释义1.自以为是。2.自然是;原来是。3.从此。4.犹只是。
反义词 虚心
1.但再接下,任凭朱世才嘴上云雨,手下巫山,又是甜言蜜语,又是苦苦哀求,心中打定了主意的张二秀自是方寸不乱。
2.大凡人到穷处,不是奋起,便是沉沦,如能柳暗花明,蹊径别开,自是幸运;但大抵进退不能,觅路无着,从而嗟怨哀叹,乃至呼天抢地。
3.扶桑天生丽质,本性和善,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招来非议与争斗。
4.后主精于音律,得到小怜这样的尤物,自是一唱一和,宠爱备至,言听计从。
5.将军雅爱,念我俱是武臣,被屈离逃,贤明自是见亮,既陈将军设有盛筵,总不敢辞。
6.退一步,自然妥稳,忍一句,自是平安。
7.星魂指的,自是潜伏在暗处的墨鸦。
8.纳兰无双在昏暗之中苏醒而至,自是觉得自己所在的地面之上,冰凉无比,凄寒至巅,纳兰无双随之缓身而起,且周遭玄黑无比,伸手不见其五指。
9.这上班了的姐姐,在学校念书时,品学兼优,入了党,而家庭出身又是贫下中农,到了工作岗位,领导一看档案,自是另眼看待,没有多少时日,就提拔为教导主任。
10.也怪,只要是神题一出手,这些久浸题海“灭题”无数的学霸们自是纷纷折戟,毫无还手之力,只有坐等挨“虐”的份。
读音:zì
[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shì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