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地震
【拼音】:duàn céng dì zhèn
词语解释地震断层,沿控制地震的先存断层上产生错动,其展布、产状和位移性质与活动断裂带相一致,成为活动断裂带的直接表现,一般7级以上地震都伴有明显的地震断层,个别6级以上(或震源较浅)的地震也出现有地震断层
网友释义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地震的一种,由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发生断裂,在构造运动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岩石振动,从而形成地震。波及范围大,破坏性很大。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
1.科学家们找到了沿着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的地震活动位置。
2.到那个时候,等我们对地震断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充分了解之后,最好就不要用预测来进行撤离了。
3.海啸的行进方向与地震断层破裂带通常会相互垂直。
4.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在某一断层发生地震,震完也就结束了,但这也意味着,该区域其它现在似乎沉寂的断层仍可能被触发。
5.现存的地表破裂形迹有地震断层、地震裂缝、地震沟槽、地堑、地震陷坑、冲沟及山脊位错、崩塌滑坡等。
6.活断层是地震的潜在策源地。
7.通过分析活动断层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指出措勤地区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对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8.转换断层地震是最值得注意的,在那里断层是通过陆地,而不是海底。
9.隐爆地震与断层地震在孕震构造、发震机制和震源动力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10.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céng
[céng]
(1)量词;用于重叠、可以分层次的东西:五~大楼|一~薄膜。
(2)(形)重叠:~峦叠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见叠出。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zhèn
[zhèn]
(1)(名)雷。
(2)(动)震动:地~。
(3)(动)情绪过分激动;惊怕:~惊|~怒。
(4)(名)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