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鉴
【拼音】:zhào jiàn
【注音】:ㄓㄠˋㄐ一ㄢˋ
【结构】:照(上下结构)鉴(上下结构)
【繁体】:照鑒
词语解释明察。照鉴[zhàojiàn]⒈明察。
引证解释⒈明察。引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维圣慈照鉴,怜而察之。”《旧唐书·魏謩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伏希陛下照鉴不惑。”《三国演义》第五七回:“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网络解释照鉴照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àojiàn,解释是明察。
综合释义明察。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维圣慈照鉴,怜而察之。”《旧唐书·魏謩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伏希陛下照鉴不惑。”《三国演义》第五七回:“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网友释义十五岁的西蒙经常在英国和哥伦比亚之间独自流连。在一次旅途中,他被一只凶猛的动物袭击。所幸的是,一头熊突然出现并救回了他的生命。西蒙回家后,他得知拯救他的这种熊只剩下300只左右。西蒙发誓要挑战森林产业和当地政府,为大熊的生命而战。他的这份勇气感染了所有人。最后,西蒙成功保护了2500平方里的森林,成为一时佳话。
汉语大词典明察。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维圣慈照鉴,怜而察之。”《旧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伏希陛下照鉴不惑。”《三国演义》第五七回:“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其他释义1.明察。
1.戏剧是人生的镜子:我们自己的面貌和模范人物的形象,只有在戏里表现得最生动逼真。编剧和演戏的人把这面镜子随时供我们照鉴,这对国家大有好处。
2.谛听乃地藏王菩萨经案下的一只神兽,若伏在地上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3.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4.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吴承恩
5.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吴承恩[www.chazidian.com查字典照鉴造句]
6.戏剧是人生的镜子:我们自己的面貌和模范人物的形象,只有在戏里表现得最生动逼真。编剧和演戏的人把这面镜子随时供我们照鉴,这对国家大有好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1216/)
7.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吴承恩【https://www.chazidian.com/zj-241216/查字典照鉴造句】
读音:zhào
[zhào]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
读音:jiàn
[jiàn]
(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动)照:水清可~。
(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
(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