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班班
【拼音】:chē bān bān
【繁体】:車班班
词语解释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车班班[chēbānbān]⒈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
引证解释⒈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引《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河閒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閒迎灵帝也。”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紈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仇兆鳌注:“车班班,言商贾不絶於道。”亦作“车斑斑”。清吴伟业《织妇词》:“齐紈鲁縞车斑斑,西出玉关贱如草。”
网络解释车班班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
综合释义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河閒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閒迎灵帝也。”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紈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仇兆鳌注:“车班班,言商贾不絶於道。”亦作“车斑斑”。清吴伟业《织妇词》:“齐紈鲁縞车斑斑,西出玉关贱如草。”
网友释义chēbānbānㄔㄜㄅㄢㄅㄢ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河闲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闲迎灵帝也。”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仇兆鳌注:“车班班,言商贾不绝於道。”亦作“车斑斑”。清吴伟业《织妇词》:“齐纨鲁缟车斑斑,西出玉关贱如草。
汉语大词典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河閒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閒迎灵帝也。”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仇兆鳌注:“车班班,言商贾不绝于道。”亦作“车斑斑”。清吴伟业《织妇词》:“齐纨鲁缟车斑斑,西出玉关贱如草。”
其他释义1.形容车辆众多,络绎不绝。
1.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2.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3.同样的车驾来此迎接先皇时的情景,至今三尺童子尚会吟诵当年的歌谣:“车班班,入河间”。
4.齐纨鲁缟车班班,西出玉关贱如草。(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chē,jū
[chē]
[ chē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3. 用水车打水:车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6.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7. 姓。
[ jū ]1. 象棋棋子之一。
读音:bān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读音:bān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