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
【拼音】:zhòng kè
【注音】:ㄓㄨㄥˋㄎㄜˋ
【结构】:重(独体结构)刻(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繁重苛严。重刻[zhòngkè]⒈繁重苛严。
引证解释⒈繁重苛严。引《后汉书·西域传序》:“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⒉谓重新刊刻图书。引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例略》:“宋台州本,宋唐仲友与政刊於台州,即依吕本重刻。”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钻进山东,连自己也数不清金钱和兵丁和姨太太的数目了的张宗昌将军,则重刻了《十三经》。”
网络解释重刻zhòngkèㄓㄨㄙˋㄎㄜˋ重刻
综合释义繁重苛严。《后汉书·西域传序》:“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谓重新刊刻图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例略》:“宋台州本,宋唐仲友与政刊於台州,即依吕本重刻。”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钻进山东,连自己也数不清金钱和兵丁和姨太太的数目了的张宗昌将军,则重刻了《十三经》。”
汉语大词典繁重苛严。《后汉书·西域传序》:“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谓重新刊刻图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例略》:“宋台州本,宋唐仲友与政刊于台州,即依吕本重刻。”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钻进山东,连自己也数不清金钱和兵丁和姨太太的数目了的张宗昌将军,则重刻了《十三经》。”
其他释义1.繁重苛严。
1.常见者有光绪乙酉飞青阁杨氏重刻本,《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本,蜚英馆石印本等。
2.武戏着重刻画英雄人物,角色多为忠心耿耿的武将,名声显赫的帝王和足智多谋的文臣,所有这些角色在剧中与叛臣逆贼作斗争。
3.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
4.首先,“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多老人盲目控制体重,刻意回避肉蛋奶,甚至完全吃素。
5.在刻录操作中,很多用户既重视刻录品质又看重刻录速度。
6.1986年,商丘县重修八关斋,重刻八关斋碑于祠内,为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现了一枝瑰丽的艺术奇葩。
7.吴宇森表示,这部电影将着重刻画中美军队间的友谊、文化及勇气方面的内容。
8.吴宇森表示,这部电影将着重刻画中美军队间的友谊、文化及勇气方面的内容。(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重刻造句)
9.1986年,商丘县重修八关斋,重刻八关斋碑于祠内,为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现了一枝瑰丽的艺术奇葩。(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zhòng,chóng
[zhòng]
[ zhò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重价收买。
4.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 chóng ]1.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读音:kè
[kè]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