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中语
【拼音】:fāng zhōng yǔ
【注音】:ㄈㄤㄓㄨㄥㄩˇ
【结构】:坊(左右结构)中(独体结构)语(左右结构)
【繁体】:坊中語
词语解释指俚俗之语。坊中语[fāngzhōngyǔ]⒈指俚俗之语。
引证解释⒈指俚俗之语。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荆襄人呼提为堤,晋絳人呼梭为莝,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网络解释坊中语坊中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fāngzhōngyǔ,意思是指俚俗之语。
综合释义指俚俗之语。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荆襄人呼提为堤,晋絳人呼梭为莝,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网友释义坊中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fāngzhōngyǔ,意思是指俚俗之语。
汉语大词典指俚俗之语。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荆襄人呼提为堤,晋绛人呼梭为莝,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其他释义1.指俚俗之语。
读音:fāng,fáng
[fāng]
[ fāng ]1. 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2. 街市,市中店铺:坊间。街坊(邻居)。
3.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坊。节义坊。
[ fáng ]1.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作坊。
2. 古同“防”,防范。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