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灵光
【拼音】:lǔ líng guāng
【注音】:ㄌㄨˇㄌ一ㄥˊㄍㄨㄤ
【结构】:鲁(上下结构)灵(上下结构)光(上下结构)
【繁体】:魯靈光
词语解释鲁殿:鲁灵光殿,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时修建的宫殿,遗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代中叶以后的战乱中,许多宫殿被毁,鲁灵光殿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基础解释见/'鲁殿灵光/',鲁殿:鲁灵光殿,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时修建的宫殿,遗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代中叶以后的战乱中,许多宫殿被毁,鲁灵光殿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引证解释⒈见“鲁殿灵光”。
汉语大词典见“鲁殿灵光”。《汉语大词典》:鲁殿灵光(鲁殿灵光) 拼音:lǔdiànlíngguāng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因以“鲁殿灵光”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柳亚子《六月一日初谒白石老人齐璜于快车胡同赋呈一首时老人年八十有九矣》:“缶庐不作茫夫逝,鲁殿灵光白石翁。”李致忠《略谈建国以来北京图书馆入藏的善本书》:“辽金书禁甚严,能流传至今者屈指可数,《赵城金藏》的传世,于保存金代刻书的标本方面,亦有鲁殿灵光之耀。”亦省作“鲁灵光”。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今周器汉札虽不可复见,而《修禊序》、《乐毅论》如鲁灵光岿然独存,意有神物护持,非适然也。”金元好问《应州宝宫寺大殿》诗:“竭国想从辽盛日,阅人真是鲁灵光。”元缪鉴《题悟空寺》:“不到招提二十霜,眼明还识鲁灵光。”清钱谦益《〈蔡大美集〉序》:“以词赋家推之,大美亦今之鲁灵光矣。”柳亚子《董必武先生六十寿诗》:“须眉文潞国,坛坫鲁灵光。”参见“鲁灵光殿”。
其他释义1.见'鲁殿灵光'。
1.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即指作为人的祖先,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世之人则是伏羲、女娲交尾后所生。
2.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
3.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4.“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5.“王季思年逾八旬,精研宋元戏曲,殆此道中之‘鲁灵光殿’也”。
6.“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7.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鲁灵光造句】
8.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90288/造句网]
读音:lǔ
[lǔ]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读音:líng
[líng]
(1)(形)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耳朵很~|机件失~|资金周转不~。
(2)(名)精神;灵魂:心~|英~。
(3)(名)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
(4)(形)灵验:~药|这个法子很~。
(5)(名)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
读音:guāng
[guāng]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