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采
【拼音】:cí cǎi
【注音】:ㄘˊㄘㄞˇ
【结构】:词(左右结构)采(上下结构)
【简体】:词采
【繁体】:詞采
词语解释1.亦作'词采'。2.词章的文彩。3.指词藻。
基础解释见/'词彩/',亦作/'词采/'。词章的文彩。3.指词藻。
引证解释⒈见“词彩”。
汉语大词典见“词彩”。
国语辞典诗文中经过雕饰的华美语词。
其他释义1.见'词彩'。
1.再看诗意,不独情意绸缪,而词采香艳风流,更令人爱慕。
2.他的这首词,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作者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曹植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盖使士崇秋实,不尚春华,人务经纶,不争词采,而化行俗美,端赖乎此。
5.此联字句虽短但有深度,寓刚于柔,言简意阂,“脚步”一词采用拟人法,使人们感到了春天的迫近。
6.词采华美,着意为文,读来琅琅上口。
7.建议在语料库中对异形词采用“通用词”进行标注,既避免“噪音”和漏检,又能解决字形不够用的问题,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9.智渊爱好文雅,词采清赡,世祖深相知待,恩礼冠朝。
10.曹植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上),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读音:cǎi,cài
[cǎi]
[ cǎi ]1.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开采:采煤。采矿。
3. 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 同“彩”。
6. 〔采采〕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 cài ]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