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里拔蛇
【拼音】:kū lǐ bá shé
【注音】:ㄎㄨㄌ一ˇㄅㄚˊㄕㄜˊ
【繁体】:窟裏拔蛇
词语解释形容行动迟缓。窟里拔蛇[kūlǐbáshé]⒈形容行动迟缓。
引证解释⒈形容行动迟缓。引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似窟里拔蛇。”
汉语大词典形容行动迟缓。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似窟里拔蛇。”
国语辞典形容拖不动的样子。窟里拔蛇[kūlǐbáshé]⒈形容拖不动的样子。引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似窟里拔蛇。(云)宋公明,你也行动些儿。」
其他释义1.形容行动迟缓。
读音:kū
[kū]
(1)(名)洞穴:石~|山~|狡兔三~。
(2)(名)坏人聚集做坏事的场所:匪~|盗~|赌~。
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bá
[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shé,yí
[shé]
[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 yí ]1. 〔委(wěi )蛇〕见“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