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科
【拼音】:xuān kē
【注音】:ㄒㄨㄢㄎㄜ
【结构】:宣(上下结构)科(左右结构)
【简体】:宣科
【繁体】:宣科
词语解释念诵。宣科[xuānkē]⒈念诵。
引证解释⒈念诵。引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咱可灵位上端然坐,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光明日报》1981.3.26:“有些课程,譬如说物理化学吧,本来有现成的教课书,如果照本宣科,也无可非议,但他不肯。”
网络解释宣科宣科,男,音乐民族学家,1930年生,藏裔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教会学校毕业。现已从丽江地区实验中学退休,从事音乐研究。
综合释义念诵。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咱可灵位上端然坐,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光明日报》1981.3.26:“有些课程,譬如说物理化学吧,本来有现成的教课书,如果照本宣科,也无可非议,但他不肯。”宣科[xuānkē]高声念诵。如:「照本宣科」。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宣科[xuānkē]高声念诵。【造句】照本宣科。
汉语大词典念诵。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咱可灵位上端然坐,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光明日报》1981.3.26:“有些课程,譬如说物理化学吧,本来有现成的教课书,如果照本宣科,也无可非议,但他不肯。”
国语辞典高声念诵,如:「照本宣科」。宣科[xuānkē]⒈高声念诵。引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例如:「照本宣科」。
辞典修订版高声念诵,如:「照本宣科」。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辞典简编版高声念诵。 【造句】照本宣科
其他释义1.念诵。
1.照本宣科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2.照本宣科,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
3.其实,他哪会想到,李焱的名字乃是顾青松所取,至于出处,当然是顾青松所说,李焱只是照本宣科,文抄公拾人牙慧,一时倒把两人给唬住了。
4.我不习惯照本宣科念稿子,如能把报告会开成研讨会,可能效果最好。
5.照本宣科的字面意思是照着本子念条文。
6.这次辩论会上,有个人是照本宣科,拿着稿子念,太没劲了。
7.人生也好,生活也罢,严格说没有一个准确而标准的模式,我们也无须过多的依葫芦画瓢似的白描,更无须照本宣科似的呆板。
8.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9.另外,即使课堂上十分吵闹了,她也会照本宣科地读下去,毫不愠恼。
10.有的老师知识陈旧,讲课没有艺术水准,照本宣科,不负责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逻辑,没有思想,学生进课堂,就像进了思想监狱。
读音:xuān
[xuān]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读音:kē
[kē]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