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掠
【拼音】:shā lüè
【简体】:杀掠
【繁体】:殺掠
词语解释⒈ 屠杀抢掠。例:日军大肆杀掠中国同胞,犯下了滔天罪行。英:killandrob;杀掠[shālǜe]⒈屠杀抢掠。例日军大肆杀掠中国同胞,犯下了滔天罪行。英killandrob;
基础解释杀戮掠夺。
引证解释⒈ 见“杀略”。⒈见“杀略”。
汉语大词典见“杀略”。《汉语大词典》:杀略(杀略) 拼音:shālüè亦作“杀掠”。杀戮掳掠。《史记·匈奴列传》:“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六月,鲜卑寇代郡,杀掠民吏。”《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魏人遂寇兖、青、冀三州,至清东而还,杀掠甚众,北边骚动。”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明年西戎犯边,杀略吏士。”《金史·斡者传》:“璘走险,璋急击之,杀略殆尽。”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军收复洛阳,回纥入城大肆杀掠。”
国语辞典⒈ 杀戮掠夺。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此间,沿途杀掠回去,不旬日间便到故乡,参见父母。」杀掠[shālüè]⒈杀戮掠夺。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此间,沿途杀掠回去,不旬日间便到故乡,参见父母。」
辞典修订版杀戮掠夺。《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此间,沿途杀掠回去,不旬日间便到故乡,参见父母。」
其他释义1.见'杀略'。
1.从前,可耻军侵华的途中到过这片林子,他们到处烧杀掠夺,把成千上万的奴隶押解到林子里,在一块空地逼迫他们的奴隶掘坑,让他们站进去,把他们活埋了。
2.诸贼举无降意,又未大创,徒以饥疲困于地险不得逞,既度栈道,已出险,渐不受绳束,仍事杀掠,所至罢市,贼遂尽杀监视官五十员,攻陷麟游、永寿,势不可遏矣。
3.昔日东瀛狂侵略,烧杀掠抢妇孺屠。瞬间领土居狼犬,顷刻黎民变仆奴。血漉山河濒绝境,尸填坑壑失前途。八年抗战驱倭寇,国耻铭心罪待诛。九一八纪念日,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努力奋。
4.面对侵略者的残杀、掠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反抗。
5.我们城南五霸烧杀掠夺强,无事不做无恶不为。
6.从前,可耻军侵华的途中到过这片林子,他们到处烧杀掠夺,把成千上万的奴隶押解到林子里,在一块空地逼迫他们的奴隶掘坑,让他们站进去,把他们活埋了!。
7.在他们拒绝归还通过打杀掠夺其他人而得来的文物之时,我不知道他们还怎么能要求别人改善人权。
8.如果,你无需担忧轰炸,袭击及地雷引发的杀掠,或是武装集团的镪暴,绑架,那么你比活在恐惧中的20个人还要幸运。
9.兖、徐、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
10.诸贼举无降意,又未大创,徒以饥疲困于地险不得逞,既度栈道,已出险,渐不受绳束,仍事杀掠,所至罢市,贼遂尽杀监视官五十员,攻陷麟游、永寿,势不可遏矣。[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41588/杀掠造句]
读音:shā
[shā]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读音:lüè
[lüè]
(1)(动)〈方〉顺手拿;抄:~起一根棍子就打。
(2)(动)掠夺(多指财物):抢~|~取|奸淫掳~。
(3)(动)轻轻擦过或带过:凉风~面|燕子~过水面|嘴角上~过一丝微笑。
(4)(动)用棍子或鞭子打: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