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冒火
【拼音】:qī qiào mào huǒ
【注音】:ㄑ一ㄑ一ㄠˋㄇㄠˋㄏㄨㄛˇ
【词性】:成语。
【繁体】:七竅冒火
词语解释七窍冒火qīqiàomàohuǒ。(1)耳、鼻、口、目好像都要冒出烟来。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基础解释同/'七窍生烟/',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或焦急到极点。
引证解释⒈同“七窍生烟”。引《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説的好,真是七窍里冒火,五臟里生烟。”欧阳予倩《渔夫恨》第五场:“见此情不由我七窍冒火,你这般对付我却待如何?”
综合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见此情不由我~,你这般对付我却待如何?◎欧阳予情《渔夫恨》第五场
汉语大词典同“七窍生烟”。《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是七窍里冒火,五脏里生烟。”欧阳予倩《渔夫恨》第五场:“见此情不由我七窍冒火,你这般对付我却待如何?”
出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是七窍冒火,五脏里生烟。”
其他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近义词 七窍生烟
1.柯翔听班主任老师这样一说,七窍冒火,原来低垂的头倏地就抬了起来,两眼金星迸射,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了“老师您……胡说!”。
2.魔功炽烈,犬牙暴涨,俨然就像是七窍冒火的爆猿,浑身散发出火红烈焰。
3.听着林一动带着嘲讽的话语,孙海良几乎气得七窍冒火,如果不是忌讳自己外在的美好形象,估计他早就动手打林一动了。
4.说起自己的婚事,小块头烦不胜烦,七窍冒火,八窍冒烟,蹲到湖边,直往头上浇冷水,说“马蒂尔德,怪只怪劳资管不住自己的家业。
5.道安真人怒喝一声,这柄骨刀陪伴他数十年之久,这次昆仑有敌来袭,未斩一人一马就被毁去五成修为,如何不令他七窍冒火。
6.二郎化作一股风似得跑进屋内,他的身后,杀气腾鞥,老张手持祖传杀猪刀,七窍冒火。
7.犹如一只优美的凤凰,拖着长长的火焰,所有附近的仙人全部七窍冒火,浑身化作一个人形火炬在空中燃烧,片刻后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就消失在。
8.柯翔听班主任老师这样一说,七窍冒火,原来低垂的头倏地就抬了起来,两眼金星迸射,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了:“老师您……胡说!”。
9.说起自己的婚事,小块头烦不胜烦,七窍冒火,八窍冒烟,蹲到湖边,直往头上浇冷水,说:“马蒂尔德,怪只怪劳资管不住自己的家业。
10.听着林一动带着嘲讽的话语,孙海良几乎气得七窍冒火,如果不是忌讳自己外在的美好形象,估计他早就动手打林一动了。(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七窍冒火造句)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qiào
[qiào]
(1)(名)窟窿:七~。
(2)(名)比喻事情的关键:诀~|开~|通~|…~不通。
读音:mào,mò
[mào]
[ mào ]1.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
[ mò ]1. 〔冒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