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厮脚儿
【拼音】:tōng sī jué ér
【注音】:ㄊㄨㄥㄙㄐㄩㄝˊㄦˊ
【繁体】:通廝腳兒
词语解释犹通脚。通厮脚儿[tōngsījuéér]⒈犹通脚。
引证解释⒈犹通脚。参见“通脚”。引《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玳安一面关上铺子门,上炕和傅伙计两个通廝脚儿睡下。”《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坐到起更时分,俺娘儿两个一炕儿通廝脚儿睡。”
综合释义犹通脚。《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玳安一面关上铺子门,上炕和傅伙计两个通廝脚儿睡下。”《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坐到起更时分,俺娘儿两个一炕儿通廝脚儿睡。”参见“通脚”。
其他释义1.犹通脚。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sī
[sī]
(1)(名)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的蔑称。
(2)(副)互相。
读音:jiǎo,jué
[jué]
[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