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令
【拼音】:fā lìng
【注音】:ㄈㄚㄌ一ㄥˊ
【结构】:发(独体结构)令(上下结构)
【繁体】:發令
词语解释发出命令或口令:~枪ㄧ~开火。发令[fālìng]⒈发出命令或口令:发令枪ㄧ发令开火。
引证解释⒈发布命令;发出号令。引《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国语·晋语五》:“赵宣子请师於灵公以伐宋……公许之。乃发令于太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政令之出,关乎从违……凿凿能信,始可发令。”
网络解释发令发令,指发出号令。语出《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
综合释义发布命令;发出号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国语·晋语五》:“赵宣子请师於灵公以伐宋……公许之。乃发令于太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政令之出,关乎从违……凿凿能信,始可发令。”发令[fālìng]发令,发出命令或口令:~枪ㄧ~开火。
法语ordonner、donner des ordres、commander
汉语大词典发布命令;发出号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国语·晋语五》:“赵宣子请师于灵公以伐宋……公许之。乃发令于太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政令之出,关乎从违……凿凿能信,始可发令。”
近义词 发号
1.昨岁以职事课读禁中,念主上高拱深严之中,所奔走给事者,独宦竖辈耳,倘少能启发,令知所向往,即涓埃之念,可藉手自效。
2.裁判老师举起了乌黑的发令枪,运动员场上突然安静了下来,六名运动员各占一条跑道,他们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像战士正在等待着冲锋的号令。
3.这个漂亮的小泵娘慷慨地捐出了她最珍贵的财产——她的金发,令其他闪闪发光的金子、珠宝等捐赠物都黯然失色。
4.苏秋这次没有了气宇轩昂,在发令台上瞪了几个官阶比他爹的军官几眼,就是没有人给他挪位让座,好生无力,也没办这是他孤身闯敌营要面临的待遇了。
5.我大清早就颁布《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6.清代剃发令、蓄发令、剪辫令的颁布与实行,都与辫发密切相关。
7.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带动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8.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9.世界资源本少有,胡乱开发令人愁。铺张浪费资源丢,要想再生需长久。牢记勤俭惜资源,代代相传无尽头。世界勤俭日,愿你勤俭持家,日日富有!
10.有了这款闪亮唇彩锦盒,就让您的樱唇每天迸发令人眩目的闪亮光芒吧!
读音:fā,fà
[fā]
[ fā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fà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