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苏积磈
【拼音】:lèi sū jī wěi
【注音】:ㄌㄟˋㄙㄨㄐ一ㄨㄟˇ
【繁体】:累蘇積磈
词语解释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基础解释见/'累块积苏/',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引证解释⒈见“累块积苏”。
综合释义见“累塊積蘇”。
汉语大词典见“累块积苏”。《汉语大词典》:累块积苏(累块积苏) 拼音:lěikuàijīsū堆砌的土块与积聚的柴草。或借指简陋的居室。《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亦作“累苏积磈”。清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磈何足省。”
其他释义1.见'累块积苏'。
读音:léi,lěi,lèi
[lèi]
[ léi ]1. 连缀或捆:累累、累赘。
[ lěi ]1. 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2.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
3. 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
[ lèi ]1. 疲乏,过劳:劳累。累乏。
2.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
读音:sū
[sū]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读音:jī
[jī]
(1)(动)积累:~少成多|日~月累|~土成山。
(2)(形)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习|~弊。
(3)(名)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奶~|捏~。
(4)(名)乘积的简称。
读音:kuǐ,wěi
[wěi]
[ kuǐ ]1. 〔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磈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磈,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 wěi ]1. 〔磈硊〕(山石)突兀险峻。
2. 高峻:“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