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
【拼音】: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注音】:ㄕㄣˋㄓㄨㄥㄓㄨㄟㄩㄢˇ
【词性】:成语。
【简体】:慎终追远
【繁体】:慎終追遠
词语解释慎终追远shènzhōng-zhuīyuǎn。
引证解释⒈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尽哀;要恭敬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引《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何晏集解:“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陈书·司马申传》:“慎终追远,钦若旧则,闔棺定謚,抑乃前典。”沙汀《淘金记》十四:“寡妇接着只是敷叙了一番慎终追远的大义。”
综合释义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汉语大词典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尽哀;要恭敬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何晏集解:“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陈书·司马申传》:“慎终追远,钦若旧则,阖棺定谥,抑乃前典。”沙汀《淘金记》十四:“寡妇接着只是敷叙了一番慎终追远的大义。”
国语辞典终,父母之丧。远,祖先。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指依礼慎重办理父母丧事,祭祀要诚心的追念远祖。唐.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皆笃行纯孝,慎终追远。」后亦指慎重从事,追念前贤。也作「谨终追远」、「追远慎终」。
辞典简编版终,父母之丧。远,祖先。慎终追远指依礼慎重办理父母丧事,祭祀要诚心的追念远祖。语出《论语.学而》。 【造句】每年清明节时的祭祖,最能表现出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精神。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终,父母之丧。远,祖先。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指依礼慎重办理父母丧事,祭祀要诚心的追念远祖。唐˙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皆笃行纯孝,慎终追远。后亦指慎重从事,追念前贤。或作谨终追远、追远慎终。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他释义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1.参加者经常愿意长途跋涉好几天,只为了前来荣耀这片土地、庆祝丰收及慎终追远。
2.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3.还有一些人,并不像氏族或是百姓一样慎终追远入土为安地找地方下葬,而是死后随便将尸体在旷野中一丢,任凭野狗豺狼吞食。
4.铲平的是坟头,根绝的是慎终追远的传统,带来的是世道浇漓,实现的是权力再次成功地践踏普通人的尊严。
5.可以说,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和礼乐教化的场所,孔庙是中国文化一脉传承、连绵不息的具体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崇德报功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6.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原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7.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元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8.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9.报道说,澎湖人在冬至日,宗祠、家庙会由轮值的值年祭者,循传统祭祖,表达慎终追远之意,还会申报新婚、新丁等,以象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10.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读音:shèn
[shèn]
(1)(形)谨慎;小心:不~。
(2)(名)姓。
读音:zhōng
[zhōng]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
(2)(名)指人死:临~。
(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
(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
(5)姓。
读音:zhuī,duī
[zhuī]
[ zhuī ]1. 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
2. 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
3. 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
[ duī ]1. 雕琢:追琢(雕刻)。
2. 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读音:yuǎn
[yuǎn]
[ yuǎ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2.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3.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4. 深奥:言近旨远。
5. 姓。
[ yuàn ]1.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