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员
【拼音】:zhèng yuán
【注音】:ㄓㄥˋㄩㄢˊ
【结构】:正(独体结构)员(上下结构)
【繁体】:正員
词语解释正式编制内的人员。正员[zhèngyuán]⒈正式编制内的人员。
引证解释⒈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手不把笔,即送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舘;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新五代史·唐臣传·豆卢革》:“责授革费州司户参军,説(韦説)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
网络解释正员正员,读音zhèngyu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正式编制内的人员。
综合释义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手不把笔,即送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舘;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新五代史·唐臣传·豆卢革》:“责授革费州司户参军,説(韦説)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
网友释义正员,读音zhèngyu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正式编制内的人员。
汉语大词典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手不把笔,即送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馆;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新五代史·唐臣传·豆卢革》:“责授革费州司户参军,说(韦说)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
其他释义1.正式编制内的人员。
1.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2.为了发觉稿件中的印刷谬误,校正员必需与其说留意所读资料的含意,倒没有如说留意作品中假名和单纯词确实切外形和次第。
3.这两路人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啊,王缙王侍郎是肃宗的随驾官员,李倓为肃宗登基也是立下功劳,虽然只是受封太常卿同正员,但素来为人正直,也是一员骁勇善哉的良将。
4.从讨卢循于左里,频战有功,封吴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
5.为了发觉稿件中的印刷谬误,校正员必需与其说留意所读资料的含意,倒没有如说留意作品中假名和单纯词确实切外形和次第。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6.从讨卢循于左里,频战有功,封吴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95272/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yuán,yún,yùn
[yuán]
[ yuán ]1. 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工。教员。演员。动员。复员。司令员。
2. 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员。团员。党员。会员。
3. 周围:幅员辽阔。
4. 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员小将。
[ yún ]1. 增加。
2. 表示语气。
3. 古人名用字。
[ yùn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