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带骨
【拼音】:zhān pí dài gǔ
【注音】:ㄓㄢㄆ一ˊㄉㄞˋㄍㄨˇ
【词性】:成语。
【简体】:粘皮带骨
【繁体】:粘皮帶骨
词语解释粘皮带骨niánpí-dàigǔ。(1)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比喻办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粘皮带骨[niánpídàigǔ]⒈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比喻办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例原来赵三为人粗暴,动不动自夸道:“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警世通言》英insistentandunrelentingconduct;
基础解释比喻拖沓,不洒脱,做事常拖泥带水。也作“黏皮带骨”。
引证解释⒈见“粘皮著骨”。
网友释义词目粘皮带骨释义英译:[insistentandunrelentingconduct]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比喻办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示例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警世通言》卷十一)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见“粘皮著骨”。
国语辞典纠缠牵扯、不够干脆俐落。粘皮带骨[niánpídàigǔ]⒈纠缠牵扯、不够干脆俐落。引《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⒉比喻固执、呆板。引《朱子语类·卷八一·破斧》:「不是圣人之徒,便是盗贼之徒。此语大概是如此,不必恁粘皮带骨看。」成语解释粘皮带骨
辞典修订版纠缠牵扯、不够乾脆俐落。《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比喻固执、呆板。《朱子语类.卷八一.破斧》:「不是圣人之徒,便是盗贼之徒。此语大概是如此,不必恁粘皮带骨看。」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纠缠牵扯、不够乾脆俐落。警世通言˙卷十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比喻固执、呆板。朱子语类˙卷八十一˙破斧:不是圣人之徒,便是盗贼之徒。此语大概是如此,不必恁粘皮带骨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其他释义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1.这位老医生简直有粘皮带骨的本事。
2.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3.皆用此意入讲,粘皮带骨,便将古人深情远调,埋没堙沉,殊可叹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nián,zhān
[zhān]
[ nián ]1. 同“黏”。
2. 姓。
[ zhān ]1.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粘牙。
2. 用胶水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粘贴。粘连。粘接。
读音:pí
[pí]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
读音:dài
[dài]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