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
【拼音】:jī bù zé shí
【注音】:ㄐ一ㄅㄨˋㄗㄜˊㄕ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饥不择食
【繁体】:饑不擇食
词语解释饥不择食jībùzéshí。(1)由于饥饿,顾不上挑选食物。比喻情况紧急时,顾不上考虑选择。
基础解释饥:饿。择:挑拣。食:食物。指饥饿时就不挑拣食物。比喻紧迫需要时顾不得选择。
引证解释⒈饿极了,不管什么都吃。常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饥,一本作“飢”。引《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飢不择食。’”飢,一本作“饥”。《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飢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红楼梦》第一〇三回:“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飢不择食的光景。”徐迟《牡丹》六:“魏紫先还是挑好戏看,以后饥不择食,京剧、昆剧、电影、话剧……凡和舞台音乐厅有关的,她尽可能的都看了,听了。”饿极了,不管什么都吃。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饥,通“飢”。《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释义指如果肚子饿了,就不再挑拣什么东西,不管什么都吃。
综合释义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自古有几般:~,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国语辞典饥饿时不挑选食物的好恶,有什么吃什么。比喻急迫时不作选择、挑剔。《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也作「饥不择食」。
成语词典版01.《五灯会元.卷五.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02.《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沿路上饥不择食,寒不思衣,夜宿店舍,虽梦中亦哭。」03.《红楼梦.第一零三回》:「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饥不择食的光景。」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其他释义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1.而对于借款人来说,“地下钱庄”的借贷手续简便,仅凭支票、身份证、劳保单、信用卡等,就可以借到款,急需用钱的借款人往往会“饥不择食”。
2.或许是饥不择食,无论如何卑微的工作,他都愿意尝试。
3.饿狗也吃脏布丁;饥不择食。
4.小华饿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
5.古巴人并没有表现出营养不良,但贫穷是显而易见的:夜晚,在辛菲哥斯的一家旅游餐厅,一位厨师将一篮子食物从一扇窗户递到了在外等候的饥不择食的亲戚们。
6.我富足有余、酒食征逐,还没到饥不择食、寄人篱下,到他们门里混饭吃,成为他们圈牢养物的地步。
7.但是,娶媳妇得瞅准人,不能媸妍不分,承接产业转移绝不能饥不择食。
8.拥有一对当今天下无人匹敌之大颚的鳄鱼,最终还是被饥不择食的非洲巨蟒无情地吞噬掉了。
9.盘中可以看出,各路资金对于指标股有点饥不择食,而且胆子比较大,不太在乎下跌风险,有的甚至敢于单边打涨停。
10.他饿了好多天,饥不择食,见了食物,便狼吞虎嚥起来。
读音:jī
[jī]
(1)饿:~餐渴饮|如~似渴。
(2)(名)饥荒:大~。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zé,zhái
[zé]
[ zé ]1. 挑拣,挑选:择取。择优。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
[ zhái ]1.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择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择菜。择食。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