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法度
【拼音】:zǔ zōng fǎ dù
【注音】:ㄗㄨˇㄗㄨㄥㄈㄚˇㄉ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见“祖宗成法”。祖宗法度[zǔzōngfǎdù]⒈见“祖宗成法”。
基础解释见“[[祖宗成法]]”。
引证解释⒈见“祖宗成法”。⒈见“祖宗成法”。成语解释祖宗法度
综合释义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仁宗即位时,大学士的品位还不过是五品,这是~,不能擅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汉语大词典见“祖宗成法”。《汉语大词典》:祖宗成法 拼音:zǔzōngchéngfǎ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然则所谓守旧者,亦不过几许聋瞆无知顽固昏谬之徒,死守几经劫馀之祖宗成法,朝堂龌龊,乡里谩骂,作蚊蚋之污渠一哄而已。”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四十回:“西宫虽然归政,然握了几十年大权,中外大臣,莫不归向,老王爷中兴立了大功,总觉得祖宗成法不错。”亦作“祖宗法度”。《宣和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廷爵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仁宗即位时,大学士的品位还不过是五品,这是祖宗法度,不能擅改。”
出处《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其他释义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近义词 祖宗成法
1.东宫虽幼,祖宗法度有在,臣等竭尽忠力辅佐。
2.杨纪生来只知道天地父母,祖宗法度,除此之外,从不下跪。
3.可惜这小子还是嫩了点,祖宗法度变与不变关乎天下大运,非此即彼,哪有能两面讨好的事情?
4.变祖宗法度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欲求近功,忘其旧学。
5.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
6.我也知道改变祖宗法度是你反对的,可事关大宋国运,不变则不通,纵是万千人反对,吾亦为之。
7.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
8.外面有人说,朝廷不怕天变,不顾舆论,不遵守祖宗法度,你怎么看?
9.可惜这小子还是嫩了点,祖宗法度变与不变关乎天下大运,非此即彼,哪有能两面讨好的事情?www。chazidian。com/zj-130818/查字典造句网
10.仁宗即位时,大学士的品位还不过是五品,这是祖宗法度,不能擅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读音:zǔ
[zǔ]
(1)(名)父母亲的上一辈:~父|~母。
(2)(名)祖宗:~产|~坟|~籍|~上|~业|~遗。
(3)(名)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师|鼻~。
(4)(名)姓。
读音:zōng
[zōng]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dù,duó
[dù]
[ dù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度。
9.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 duó ]1.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