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
【拼音】:wàng shān
【注音】:ㄨㄤˋㄕㄢ
【结构】:望(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望山
【繁体】:望山
词语解释古弩上的瞄准器。望山[wàngshān]⒈古弩上的瞄准器。
引证解释⒈古弩上的瞄准器。引宋沉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距,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鏃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网络解释望山电影《望山》是天山电影制片厂发行的农村题材故事片。由苏磊执导,于2007年上映。
综合释义古弩上所设的瞄准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宋沉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距,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鏃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汉语大词典古弩上的瞄准器。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距,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国语辞典古弩上所设的瞄准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望山[wàngshān]⒈古弩上所设的瞄准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引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辞典修订版古弩上所设的瞄准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其他释义1.古弩上的瞄准器。
1.当时的庵子属林业局管理,他们希望山上的庵子不要荒废,得有个正式的道师,所以专门请求宗教部门,把我接了过来。
2.它的南侧,洪山、南望山、喻家山、太渔山、吹笛山、马鞍山、九峰山等滨水残丘,构成了市区的“城市之肺”。
3.东湖岩壁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真可谓怪石嶙峋,形状万千。山岩累累,危峰兀立。抬眼上望,山峰像是用绿色染过似的,处处苍翠欲滴。还有气势壮丽的峻峭石壁,像是那样的高,那样的陡,昂首仰视,真使人感慨万千。
4.寒夜淡淡说着,故意傲然扫过田望山,田望山昨夜受此人一招折辱,此番受到挑衅,俊面狰狞便想发作,强自忍下,心里明白,要绵里针莫向前莫师傅拿主意。
5.透过密林返身回望,山间秋意随海拔不同错落有致,山顶红叶缤纷,山腰黄白相间,山脚仍沉淀一派厚重青翠。
6.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决斗,一对斗败的老鹰飞走了望山兴叹,而另一对获胜的老鹰霸占了这片山域。
7.田望山冲灰衣中年做了个请,灰衣中年站起身目无焦距的出了包间,田望山回头狞恶的看了寒夜好一眼,去了。
8.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两批竹简,其价值甚大,一直倍受学术界的关注。
9.他们才到了半山腰,已经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临峰翘望,山顶还远着呢,只得败兴而归。
10.一刻钟后,二人来到书院前,回首远望,山峦环绕、水碧山青,美不胜收。
读音:wàng
[wàng]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