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沐
【拼音】:xǐ mù
【结构】:洗(左右结构)沐(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沐浴。2.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唐宋时延为十日一次。3.比喻培育。洗沐[xǐmù]⒈沐浴。⒉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唐宋时延为十日一次。⒊比喻培育。
引证解释⒈沐浴。引汉刘向《新序·善谋下》:“﹝厮养卒﹞乃洗沐往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四:“雨过峰峦如洗沐,风来草木尽飞扬。”⒉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唐宋时延为十日一次。《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常父事王陵。参见“休沐”、“旬假”。引陵死后,苍为丞相,洗集,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新唐书·高力士传》:“於是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虽洗沐未尝出。”宋朱熹《示四弟》诗:“十日一洗沐,诸生各归休。”⒊比喻培育。引宋叶适《上蔡先生祠堂记》:“谢氏之困於庸奴久矣,子耕既洗沐之,列於士大夫,安知无达人出,復佐二程之道!”
网络解释洗沐洗沐,汉语词汇。
释义1.沐浴。2.借指休假。3.比喻培育。
网友释义洗沐,读音xǐmù,汉语词汇,释义为沐浴;借指休假;比喻培育。出自《新序·善谋下》。
汉语大词典(1).沐浴。汉刘向《新序·善谋下》:“﹝厮养卒﹞乃洗沐往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四:“雨过峰峦如洗沐,风来草木尽飞扬。”(2).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唐宋时延为十日一次。《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常父事王陵。陵死后,苍为丞相,洗集,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新唐书·高力士传》:“于是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虽洗沐未尝出。”宋朱熹《示四弟》诗:“十日一洗沐,诸生各归休。”参见“休沐”、“旬假”。(3).比喻培育。宋叶适《上蔡先生祠堂记》:“谢氏之困于庸奴久矣,子耕既洗沐之,列于士大夫,安知无达人出,复佐二程之道!”
1.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我暂时受顺天府郭府尹安排处理善后事宜,你们帮着我些,今日起出入爆炸区域的都必须用热水洗沐才能离开。
2.二人又用溪水将坛口泥封糊弄一番,看着没有什么破绽时,在溪水中将手脸洗沐一回,方才又抬着酒坛,到王大户家完成任务去了。
3.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定都辽阳,曾多次到汤河温泉洗沐。
4.这天朴郝刚好进了宫中办事,放了他的洗沐例假。
5.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
6.很晚了,吃饭后,洗沐好就睡下了吧。
7.有乐道好事者入此谷中洗沐,以求飞仙,往往得去。
读音:xǐ,xiǎn
[xǐ]
[ xǐ ]1. 用水去掉污垢: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洗。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洗劫。
4. 昭雪冤枉:洗雪。洗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洗。洗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洗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洗。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洗。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xiǎn ]1. 同“冼”。
读音:mù
[mù]
(1)(动)洗头发:栉风~雨。
(2)(Mù)姓。
(3)(名)沐河;发源于山东省;流入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