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求
【拼音】:páng qiú
【注音】:ㄆㄤˊㄑ一ㄡˊ
【结构】:旁(上下结构)求(独体结构)
【简体】:旁求
【繁体】:旁求
词语解释四处征求;广泛搜求。旁求[pángqiú]⒈四处征求;广泛搜求。
引证解释⒈四处征求;广泛搜求。引《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唐聂夷中《燕台》诗之一:“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清王夫之《南岳赋》:“忠诚旁求而鹊起,黄门经始而鸟革。”
网络解释旁求旁求,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四处征求;广泛搜求。《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唐聂夷中《燕台》诗之一:“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清王夫之《南岳赋》:“忠诚旁求而鹊起,黄门经始而鸟革。”向各方徵求。汉.孔安国〈书经序〉:「开设学校,旁求儒雅。」《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网友释义旁求,汉语词语,读作pángqiú。解释为四处征求;广泛搜求。
汉语大词典四处征求;广泛搜求。《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唐聂夷中《燕台》诗之一:“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清王夫之《南岳赋》:“忠诚旁求而鹊起,黄门经始而鸟革。”
国语辞典向各方征求。旁求[pángqiú]⒈向各方征求。引汉·孔安国〈书经序〉:「开设学校,旁求儒雅。」《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辞典修订版向各方徵求。汉.孔安国〈书经序〉:「开设学校,旁求儒雅。」《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其他释义1.四处征求;广泛搜求。
1.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2.,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
3.至是因政府旁求将帅,遂荐他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堪膺封疆重寄,奉旨报可。
4.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旁求造句]
读音:páng,bàng
[páng]
[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 bàng ]1. 古同“傍”,靠。
读音:qiú
[qiú]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