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身
【拼音】:bǎi shēn
【注音】:ㄅㄞˇㄕㄣ
【结构】:百(上下结构)身(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谓一身死百次。一说﹐一百人的生命。语出《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谓有一百条生命。
基础解释谓一身死百次。一说﹐一百人的生命。语出《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谓有一百条生命。
引证解释⒈谓一身死百次。一说,一百人的生命。引语出《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清姚椿《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它日,文公(朱熹)没,翁(指陆游)祭文云:‘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倾长河注东海之泪。’其彼此倾倒如此。”⒉谓有一百条生命。引明刘基《远客叹雨》诗:“忧来伤心令髮白,人生百身莫为客。”
网络解释百身百身是汉语词汇,读音bǎishēn,出自《诗·秦风·黄鸟》。
综合释义谓一身死百次。一说,一百人的生命。语出《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清姚椿《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它日,文公(朱熹)没,翁(指陆游)祭文云:‘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倾长河注东海之泪。’其彼此倾倒如此。”谓有一百条生命。明刘基《远客叹雨》诗:“忧来伤心令髮白,人生百身莫为客。”
汉语大词典(1).谓一身死百次。一说,一百人的生命。语出《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清姚椿《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它日,文公(朱熹)没,翁(指陆游)祭文云:‘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倾长河注东海之泪。’其彼此倾倒如此。”(2).谓有一百条生命。明刘基《远客叹雨》诗:“忧来伤心令发白,人生百身莫为客。”
1.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2.“家慈于昨日弃养,风树之悲,百身莫赎。
3.菲菲之死,百身莫赎,我要是跟着她回家她又怎么会死?
4.我最不相信机会,六百年前的那个机会,己令我百身莫赎,追悔有加了。
5.天不遗一老,永怀翊赞于元臣,人可赎兮百身,用寄咨嗟于典册。
6.师妹眼光敏锐,这套剑法乃是父亲所创,名叫‘百身何赎’。
7.颜振罪孽深重,百身何赎,今请嫂子成全,刺死颜振!
8.这样的人才如果跟着自己最后什么都没轮得到,自己真是百身莫赎了。
9.开慧之死,我毛润之百身莫赎啊!
10.云爷,你别和我说这些,让人感觉慎得慌,要是突遇紧急情况,我处理不了,你又联系不上,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遇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蚊子我百身莫赎。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