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虎出柙
【拼音】:zòng hǔ chū xiá
【注音】:ㄗㄨㄥˋㄏㄨˇㄔㄨㄒ一ㄚˊ
【词性】:成语。
【繁体】:縱虎出柙
词语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纵虎出柙[zònghǔchūxiá]⒈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引证解释⒈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引《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譬之纵虎出柙。”钱基博《吴禄贞传》:“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復縶矣。”亦作“纵虎出匣”。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衝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谓纵虎出匣,祸岂胜言。”⒈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引《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譬之纵虎出柙。”钱基博《吴禄贞传》:“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復縶矣。”亦作“纵虎出匣”。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衝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谓纵虎出匣,祸岂胜言。”成语解释纵虎出柙
综合释义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钱基博《吴禄贞传》
汉语大词典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譬之纵虎出柙。”钱基博《吴禄贞传》:“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亦作“纵虎出匣”。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谓纵虎出匣,祸岂胜言。”
出处〖出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虎出柙。”
反义词 纵虎出匣
1.于是,以哄、轰的方式,纵虎出柙,国民储蓄大规模流到了股市上,供求关系失衡,就成了洪水猛兽,激起了股市大起大落的暴风骤雨。
2.轰的方式,纵虎出柙,国民储蓄大规模流到了股市上,供求关系失衡,就成了洪水猛兽,激起了股市大起大落的暴风骤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纵虎出柙造句】
3.轰的方式,纵虎出柙,国民储蓄大规模流到了股市上,供求关系失衡,就成了洪水猛兽,激起了股市大起大落的暴风骤雨。(https://www.chazidian.com/zj-77416/纵虎出柙造句)
4.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钱基博《吴禄贞传》
读音:zòng
[zòng]
1. 放:纵虎归山。纵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4.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
6. 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读音:hǔ
[hǔ]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xiá
[xiá]
(名)关猛兽的木笼。也指押解犯人的囚笼或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