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义
【拼音】:qǔ yì
【注音】:ㄑㄨˇ一ˋ
【结构】:取(左右结构)义(独体结构)
【繁体】:取義
词语解释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取义[qǔyì]⒈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
引证解释⒈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文天祥《自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网络解释取义取义是汉语词语,读音为qǔyì,意思是就义而死。
汉语大词典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文天祥《自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其他释义1.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
1.儒家作为主流文化,其思想核心为提倡“仁爱”、“克己复礼”、“舍生取义”等,注重“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及“八目”的个人修养。
2.老子知道你的来头,你叫白晨,现年二十,大四没毕业,成绩优宜,得了晚期胃癌,跑出来溜达,结果为救一对母子,舍身取义,你死的也够冤的。
3.事实上,“踵事增华”这一文学发展观至少包含三种实现方式,即断章取义、百川灌河及薪尽火传,且这三种实现方式都包含着一种“新变”的成分。
4.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5.诸葛亮为了安国兴邦,舍身取义死而后已,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有纵横捭一言兴邦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
7.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8.报告内部分的判断没有考虑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整体沟通。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委员会只是断章取义地对一两句说话作出诠释和判断。
9.的成仁取义杀身报国的凛然正气,与充满热情的爱国诗篇不知激励了多少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的繁荣与复兴而赴汤蹈火,舍身取义。
10.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孺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读音:qǔ
[qǔ]
(动)选取:~道|录~|可~。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