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冥
【拼音】:sì míng
【注音】:ㄙˋㄇ一ㄥˊ
【结构】:四(独体结构)冥(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四冥'。2.四海,四方之海。3.指全国﹑天下。
基础解释见/'四溟/'。
引证解释⒈见“四溟”。
汉语大词典见“四溟”。《汉语大词典》:四溟 拼音:sìmíng亦作“四冥”。(1).四海,四方之海。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四冥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文选·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李善注:“四溟,四海也。”唐秦韬玉《问古》诗:“深作四溟何浩渺,高为五岳太峥嵘。”《宋史·乐志十一》:“四溟广矣,八纮是纪。”(2).指全国、天下。《宋书·孝武帝纪》:“周王骥迹,实穷四溟。”南朝梁江淹《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车轨共文,四溟同宅。”唐施肩吾《海边远望诗》:“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
其他释义1.见'四溟'。
读音:sì
[sì]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读音:míng
[míng]
(1)(形昏暗:幽~|晦~。
(2)(形)深奥;深沉:~思|~想。
(3)(形)糊涂;愚昧:~顽。
(4)(名)迷信的人称人死以后进入的世界;阴间:~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