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中年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中年

中年

【拼音】:zhōng nián

【注音】:ㄓㄨㄥㄋ一ㄢˊ

【词性】:名词、形容词。

【结构】:中(独体结构)年(独体结构)

【简体】:中年

【繁体】:中年

解释

词语解释中年zhōngnián。(1)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2)中期。中年[zhōngnián]⒈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例人到中年。英middleage;⒉中期。英mediumterm;

基础解释(名)四五十岁的年纪:~妇女|人到~。

引证解释⒈中等收成的年岁。引《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⒉犹隔年。引《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郑玄注:“中,犹閒也。乡遂大夫,閒岁则考。”⒊指四五十岁的年纪。引《列子·周穆王》:“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谌容《人到中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⒋犹言中世,中期。引《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清龚景潮《平凉新乐府》:“平凉民,耕何田,赋籍沿自明中年。”

网络解释中年(汉语词汇)中年,是年龄段。读作:zhōngnián,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是指45至59岁的年龄。

综合释义中等收成的年岁。《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犹隔年。《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郑玄注:“中,犹閒也。乡遂大夫,閒岁则考。”指四五十岁的年纪。《列子·周穆王》:“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谌容《人到中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犹言中世,中期。《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清龚景潮《平凉新乐府》:“平凉民,耕何田,赋籍沿自明中年。”

网友释义中年,读作:zhōngnián,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是指45至64岁的年龄。

汉语大词典(1).中等收成的年岁。《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2).犹隔年。《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郑玄注:“中,犹閒也。乡遂大夫,閒岁则考。”(3).指四五十岁的年纪。《列子·周穆王》:“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谌容《人到中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4).犹言中世,中期。《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清龚景潮《平凉新乐府》:“平凉民,耕何田,赋籍沿自明中年。”

国语辞典四、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中年[zhōngnián]⒈四、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引《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⒉中期,中间阶段。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序》:「爰自敻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鼌错对策,蔚为举首。」⒊隔年。引《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英语middleage德语mittleremAlter(S)​法语âgemoyen

辞典修订版四、五十岁左右的年纪。《晋书.卷八零.王羲之传》:「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中期,中间阶段。《晋书.卷三一.后妃传.序》:「爰自敻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鼂错对策,蔚为举首。」隔年。《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辞典简编版四、五十岁左右的年纪。 【造句】人到中年,哀乐万端。

英语middlerMiddle Agemid-wifemidlife crisis

法语âge mûr, moyen、entre deux âges

其他释义1.中等收成的年岁。2.犹隔年。3.指四五十岁的年纪。4.犹言中世,中期。

中年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童年 老年 少年

中年造句更多 >>

1.中年男人的笑,带上几分无邪,容易被视为狡谲,而穿越江湖的笑,却可以化解关隘地段的险象迷情。

2.一个中年大姐笑容和蔼,显然是唱红脸的。

3.人生并没有一个和蔼的老者或者中年人,发给我们第一颗糖。也不曾许诺在遥远或是不遥远的将来,一定会有第二颗糖,披着彩衣款款而来。生活充满了未知数,却并不都是甜蜜。

4.儿童有童真的美,青年有朝气的美,中年有成熟的美,老年有安乐的美,五四青年节到了,愿你多一分朝气,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年轻,少一些哀叹。祝节日快乐!

5.然后他睁开色眼将这些妇女挨个儿瞄了一遍,忽然看见一个丰姿绰约的中年妇女,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嫂子李氏,她是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废帝高殷的母亲。

6.妻子是青年人的爱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保姆。

7.我们由少年一路走来,经过青年到中年,如果说婚姻是基于爱情的结合,而年轻时的爱慕与激情经过婚姻的洗礼就会慢慢归于平淡,中年和老年以后,我们孩子总有离巢单飞之日,所以夫妻之间就只剩下真正的亲情了。

8.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不分年龄,不分层次的,年轻人是朝气蓬勃的美,中年人是孜孜不倦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美,老年人是热爱生活的美,美的元素就渗入到学校,健身房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9.虽不是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光阴。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10.参与本研究的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布罗尼科夫斯基表示:“人类经过生育全盛期后,依然能够多活许多年。但其他哺乳动物一过中年,便迅速衰老死亡。”。

字义分解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中年相关成语

中年相关词语

关于中年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中年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郑人争年

下一个:终年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