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表
【拼音】:mù biǎo
【注音】:ㄇㄨˋㄅ一ㄠˇ
【结构】:木(独体结构)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2.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3.树木的外层。4.树梢。木表[mùbiǎo]⒈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⒉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⒊树木的外层。⒋树梢。
基础解释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树木的外层。树梢。
引证解释⒈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后汉书·盖勋传》:“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引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於此。’”李贤注:“表,标也。”《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於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进军。’”⒉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引《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穰苴先至军中,唤军吏立木为表,以察日影……穰苴候至日影移西,军吏已报未牌,不见庄贾来到,遂吩咐将木表放倒,倾去漏水,竟自登台誓众,申明约束。”⒊树木的外层。引《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唐孔颖达疏:“歰者故为木桴,桴,谓木表之麤皮也。”⒋树梢。引唐顾况《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因见日未出木表,光景清异。”
网络解释木表(1).木标。
综合释义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后汉书·盖勋传》:“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於此。’”李贤注:“表,标也。”《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於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进军。’”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穰苴先至军中,唤军吏立木为表,以察日影……穰苴候至日影移西,军吏已报未牌,不见庄贾来到,遂吩咐将木表放倒,倾去漏水,竟自登台誓众,申明约束。”树木的外层。《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唐孔颖达疏:“歰者故为木桴,桴,谓木表之麤皮也。”树梢。唐顾况《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因见日未出木表,光景清异。”
汉语大词典(1).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后汉书·盖勋传》:“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李贤注:“表,标也。”《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2).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穰苴先至军中,唤军吏立木为表,以察日影……穰苴候至日影移西,军吏已报未牌,不见庄贾来到,遂吩咐将木表放倒,倾去漏水,竟自登台誓众,申明约束。”(3).树木的外层。《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唐孔颖达疏:“歰者故为木桴,桴,谓木表之粗皮也。”(4).树梢。唐顾况《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因见日未出木表,光景清异。”
1.罗马的十二木表法准许家长将看得出来有畸形的婴儿处死。
2.安宇一拳砸向木门,红心木表面的白漆脱落,露出点点暗红。
3.曲线形外表皮采用U形玻璃,更显活泼生动,而方形结构采用重蚁木表达出与图书、文献和书架之间的区别。
4.科学家在以往对其它种类胡子鲶鱼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它们通常使用造型独特的牙齿从沉入水底的树木表面刮取有机物充饥。【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biǎo
[biǎo]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