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腹裁襟
【拼音】:zhǐ fù cái jīn
【注音】:ㄓˇㄈㄨˋㄘㄞˊㄐ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指腹裁襟
【繁体】:指腹裁襟
词语解释亦作'指腹割衿'。
基础解释亦作/'指腹割衿/',指腹,谓指腹为婚;割衿,谓割取幼儿衣襟为信物,预定婚约。亦作:[[指腹裁襟]]
引证解释⒈见“指腹割衿”。
综合释义见“指腹割衿”。指腹裁襟[zhǐfùcáijīn]修订本参考资料:父母为尚在腹中的子女订婚约。见指腹割衿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何曾得有个女婿来?
汉语大词典见“指腹割衿”。《汉语大词典》:指腹割衿 拼音:zhǐfùgējīn指腹,谓指腹为婚;割衿,谓割取幼儿衣襟为信物,预定婚约。《元史·刑法志二》:“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亦作“指腹裁襟”。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参见“指腹为亲”。
国语辞典父母为尚在腹中的子女订婚约。参见「指腹割衿」条。
辞典修订版父母为尚在腹中的子女订婚约。参见「指腹割衿」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三出》:「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何曾得有个女婿来?」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父母为尚在腹中的子女订婚约。见指腹割衿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何曾得有个女婿来?
其他释义1.见'指腹割衿'。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读音:fù
[fù]
(1)(名)肚子;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通称肚子(dù·zi)。
(2)(名)鼎、瓶子等器物中间凸出的部分。
读音:cái
[cái]
(1)(动)用刀、剪等割或铰。
(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
(3)(动)除掉;削减。
(4)(动)安排取舍。
(5)(动)衡量;判断。
(6)(名)格式;体制。
(7)(动)刎颈。
(8)(动)控制;抑止。
读音:jīn
[jīn]
(1)(名)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大~|对~。
(2)(名)指连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