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
【拼音】:yuàn wáng sūn
【注音】:ㄩㄢˋㄨㄤˊㄙㄨㄣ
【结构】:怨(上下结构)王(独体结构)孙(左右结构)
【繁体】:怨王孫
词语解释1.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
基础解释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
引证解释⒈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
网络解释怨王孙宋词,作者李清照以亲切清新的笔触,写出暮秋湖上水光山色的优美迷人,表现了她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从情致上看出,她此时的生活是安静、平和、闲适、欢快的,此词当属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汉语大词典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汉语大词典》:忆王孙(忆王孙) 拼音:yìwángsūn(1).词牌名。唐孙棨《北里志》谓天水光远以诗题杨莱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宋秦观《忆王孙》词,全用其句,因以为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阑干万里心》、《怨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亦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见《复雅歌词》。参阅《词谱》卷二。(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与此曲相仿,仅末句改七字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参见“一半儿”。
其他释义1.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
读音:yuàn
[yuàn]
(1)(动)怨恨:~毒|~愤。
(2)(动)责怪;埋怨:抱~|愁~|恨~|天怒人~。
读音:wáng,wàng
[wáng]
[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读音:sūn,xùn
[sūn]
[ sūn ]1. 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 xùn ]1. 古同“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