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
【拼音】:dǎ pò
【注音】:ㄉㄚˇㄆㄛˋ
【词性】:动词。
【结构】:打(左右结构)破(左右结构)
【简体】:打破
【繁体】:打破
词语解释打破dǎpò。1. 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2. 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3. 使突然结束。4. 没有遵循或遵守。打破[dǎpò]⒈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例打破门扇。——《广州军务记》英break;⒉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例打破纪录。⒊使突然结束。例以果断的行动打破僵局。⒋没有遵循或遵守。例每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打破了很多清规戒律。
基础解释1.指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或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2.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3.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4.使突然结束@@@@5.没有遵循或遵守
引证解释⒈使物体破坏、损伤。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鸡》:“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天色暄热,打破了我这脚,我慢慢的行波。”《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茅盾《子夜》五:“他们嘴里说替工人谋利益,实在是打破了工人饭碗。”⒉谓击溃敌军。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原注:补败反)。”⒊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识者病之,至有効前辈打破一敬字以为訕侮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箇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刚才那种男女之间的拘谨状态,已经被这位天真活泼的姑娘给打破了。”例如:打破常规;打破纪录;打破沉默。
网络解释打破(词语概念)打破,汉语词语,指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或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
综合释义使物体破坏、损伤。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鸡》:“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天色暄热,打破了我这脚,我慢慢的行波。”《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茅盾《子夜》五:“他们嘴里说替工人谋利益,实在是打破了工人饭碗。”谓击溃敌军。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原注:补败反)。”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识者病之,至有効前辈打破一敬字以为訕侮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箇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刚才那种男女之间的拘谨状态,已经被这位天真活泼的姑娘给打破了。”如:打破常规;打破纪录;打破沉默。
汉语大词典(1).使物体破坏、损伤。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养鸡》:“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天色暄热,打破了我这脚,我慢慢的行波。”《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茅盾《子夜》五:“他们嘴里说替工人谋利益,实在是打破了工人饭碗。”(2).谓击溃敌军。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原注:补败反)。”(3).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识者病之,至有效前辈打破一敬字以为讪侮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说谁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个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刚才那种男女之间的拘谨状态,已经被这位天真活泼的姑娘给打破了。”如:打破常规;打破纪录;打破沉默。
国语辞典破坏、击破。打破[dǎpò]⒈破坏、击破。引《三国演义·第五回》:「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当年说亲,是我这不懂事的女儿打破了的。」近粉碎打垮⒉突破。如:「打破纪录」、「打破成规」。英语tobreak,tosmash法语briser,rompre,écraser
辞典修订版破坏、击破。《三国演义.第五回》:「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当年说亲,是我这不懂事的女儿打破了的。」突破。如:「打破纪录」、「打破成规」。
辞典简编版破坏、击碎。 【造句】小弟因为打破窗户玻璃而被父亲责骂。突破。 【造句】他打破运动会的一百公尺短跑纪录。
法语briser、casser
其他释义1.使物体破坏﹑损伤。2.谓击溃敌军。3.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
1.他率先打破世界纪录,再次刷新纪录。
2.尊严而又自信的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3.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需要打破常规,根据新情况拟订新办法。
4.她打破了女子缘园园园米赛跑的世界记录。
5.这次运动会,有三人打破五项学校纪录。
6.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打破一切陈腐的传统观念。
7.他在重量级的举重比赛上,一再打破世界纪录,力可拔山之誉当之无愧。
8.小红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破了,她害怕妈妈骂,心里七上八下的。
9.他矢口否认自己将窗户打破了。
10.我希望同学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学精神,不要侷限于一知半解。
读音:dǎ,dá
[dǎ]
[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 dá ]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