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
【拼音】:sì lǎo
【注音】:ㄙˋㄌㄠˇ
【结构】:四(独体结构)老(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四老[sìlǎo]⒈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
引证解释⒈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参见“四皓”。引唐张说《赠崔公》诗:“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唐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金萧贡《汉歌》:“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
网络解释四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网友释义《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闲,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彊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汉语大词典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唐张说《赠崔公》诗:“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唐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金萧贡《汉歌》:“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参见“四皓”。
其他释义1.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
1.财主四老爷那栋木屋的窗户上有幅对联“堂前珠履三千客,房内金钗十二行”,今人依稀能从中看到当时四老爷结婚时的气派和豪绰。
2.八友之中,康老大懵懂天真,范老二苟老三都是痴人,老四老六都沉默寡言,薛五最为中正,李傀儡是个戏子,最正常的大概也就是石清露了。
3.骊山四老初上来,精神振奋,气势豪迈,踔厉风发。
4.安徽除前举“招纳亡命,联络十余村庄”,“刻期攻城”的谢家大户谢四老虎谢珍科。
5.四老虎不是憨子,也像微山湖里的白莲藕,有几个缺德的坏心眼儿。
6.说来也巧,这天四老板刚到天净院,就听说了侍女房东西被盗的事,而且这件事的嫌犯竟然是小艾。
7.放屁!老子从齐州赶来就是为了嫖这个京城名妓,你若再推三推四,老子就说你拿了十两银子赏钱。
8.杀猪的倒被人砍猪蹄,自然的,四老虎气疯了,急疯了,你想,刚算是站直身子伸开腰,阳道上遇鬼连着挨上封眼锤,哪还了得?撒出全队人马,四处探听消息。
9.四老爷,这蟠桃需连皮食之,桃汁只能增加法力,桃皮却可调和五气,疏理阴阳,蟠桃功效全在这皮上。
10.四老虎一愣,接着脑袋摆成货郎鼓,“浑身没有四两劲,除了会巴巴地舔龟田老龟孙的腚外,他能干个啥?指望他,还不等得湖水干?”。
读音:sì
[sì]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读音:lǎo
[lǎo]
(1)(形)衰老;年岁大
(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
(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
(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
(5)(形)陈旧:~脑筋|~机器。
(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
(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
(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
(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