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色
【拼音】:xià sè
【注音】:ㄒ一ㄚˋㄙㄜˋ
【结构】:下(独体结构)色(上下结构)
【简体】:下色
【繁体】:下色
词语解释下等。下色[xiàsè]⒈下等。
基础解释下等。黑色。
引证解释⒈下等。引宋洪巽《暘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
网络解释下色中文:下色
释义下等。宋洪巽《暘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
综合释义下等。宋洪巽《暘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下色[xiàsè]下等。《宋史·食货志》:「其间下色之地与柴藁之地不相远。」宋洪巽《暘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下色[xiàsè]谓平民衣服之色。
网友释义中文:下色释义:下等。宋洪巽《暘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
汉语大词典下等。宋洪巽《旸谷漫录》:“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西游记》第七三回:“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
其他解释1.下等。《宋史·食货志》:「其间下色之地与柴藁之地不相远。」
其他释义1.下等。
1.观察四周,昏昏暗暗,光光明明一下色彩十分浓厚,一下便变得混沌浓浊。
2.新生儿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
3.白带多,色黄或黄白,质粘腻,有臭气,胸闷口腻,纳食较差或下腹作痛,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小便黄少,苔黄腻厚,脉濡数。
4.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5.温热型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6.一次性型材,安全标准,配合七排针使用,控制进针深浅,下色均匀,不喷色、不滴色、不断色。
7.以上滑音产生后倚音,韵味悠长,又以重颤音偶尔点缀一下,色彩清淡。
8.在敷贴药物前,向医生表明自己比较介意天灸留下色素沉着,请医生开处棚酸溶液、伤科油或百花油,这些外用药物可以治疗皮肤烧烫伤。
9.对对称模式下色散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10.相比之下,色织布继续挟量走强,尤其是格子布童装生产需求旺。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