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自引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自引

自引

【拼音】:zì yǐn

【注音】:ㄗˋ一ㄣˇ

【结构】:自(独体结构)引(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自杀。自行引退。自己攀引。自己抽身。犹自发。自引[zìyǐn]⒈自杀。⒉自行引退。⒊自己攀引。⒋自己抽身。⒌犹自发。

基础解释自杀。自行引退。自己攀引。自己抽身。犹自发。

引证解释⒈自杀。《后汉书·虞诩传》:“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詡自引。引詡曰:‘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⒉自行引退。引汉贾谊《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后汉书·陈蕃传》:“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宋叶适《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儻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⒊自己攀引。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姦。”⒋自己抽身。引《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絶。”⒌犹自发。引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何仲言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駢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网络解释自引自引,拼音是zìyǐ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自行引退。

综合释义自杀。《后汉书·虞诩传》:“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詡自引。詡曰:‘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自行引退。汉贾谊《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后汉书·陈蕃传》:“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宋叶适《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儻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自己攀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姦。”自己抽身。《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絶。”犹自发。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何仲言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駢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网友释义自引,拼音是zìyǐ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自行引退。

汉语大词典(1).自杀。《后汉书·虞诩传》:“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诩自引。诩曰:‘宁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2).自行引退。汉贾谊《吊屈原赋》:“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后汉书·陈蕃传》:“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宋叶适《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傥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3).自己攀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馀万。廪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奸。”(4).自己抽身。《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5).犹自发。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何仲言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骈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其他释义1.自杀。2.自行引退。3.自己攀引。4.自己抽身。5.犹自发。

自引造句更多 >>

1.自引大军自丹阳南下,一路安抚百姓,有掳掠扰民者皆斩,严明军纪,鸡犬不惊。

2.晚辈自引《天龙八部》原着伏笔,冒骂名之辱,引先生之着续其新着,并命名该着为《乱世骄子》。

3.从作品的表述方式来看,赋中由一方批评另一方发展为双方展开论难,论辩的双方为争论一个问题各自引经据典。

4.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5.力克斯兔自引入我国后,由于品种退化、粗放的饲养管理以及不合理的繁殖,使其皮、肉性能出现了下降趋势。

6.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7.自引发论战以来,郭美美发现那些与她当面接触的人远没有发表网评的人那么咄咄逼人。

8.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9.第二个实例是自引力介质中弱非线性波的渐近周期解及色散关系。

10.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

字义分解

读音:zì

[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yǐn

[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上一个:纸引

下一个:援引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