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
【拼音】:xiāng náng
【注音】:ㄒ一ㄤㄋㄤˊ
【结构】:香(上下结构)囊(上中下结构)
【简体】:香囊
【繁体】:香囊
词语解释香囊xiāngnáng(1)装着香料的袋子例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英perfume(spice)bag
基础解释[perfumespicebag]装着香料的袋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引证解释⒈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引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宋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⒉有香味的取暖器。引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唐王建《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⒊借指荔枝。引闽徐夤《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緑琼枝散小香囊。”⒋指麝的藏香器官。引《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
网络解释香囊(盛香料的小囊)香囊又名香袋、花囊。香囊与荷包并非同一种物件。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综合释义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宋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有香味的取暖器。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唐王建《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借指荔枝。闽徐夤《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緑琼枝散小香囊。”指麝的藏香器官。《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香囊[xiāngnáng]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红楼梦.第七三回》:「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极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
网友释义香囊,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香囊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香囊以锦制作,又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包、香缨、佩帏、容臭等,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这首古诗是描述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粽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
汉语大词典(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宋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2).有香味的取暖器。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唐王建《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3).借指荔枝。闽徐夤《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4).指麝的藏香器官。《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
国语辞典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
辞典修订版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红楼梦.第七三回》:「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极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
辞典简编版用布作成,内装香料的小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 【造句】在小孩子身上配戴香囊以防蚊、祈福,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其他释义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2.有香味的取暖器。3.借指荔枝。4.指麝的藏香器官。
1.不管思嘉怎样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她一接触母亲的爱抚,从她绸衣上隐隐闻到那个柠檬色草编香囊中的芳馨,便被那永不失效的魅力感动得震颤起来。
2.这香囊是师妹生母所绣,如今其母因病而故,见其物如见其母,师妹对其更是爱惜之至,每每独处思量香囊都会双眸含泪,额蹙心痛。
3.只见她杏黄色衣衫,淡绿色腰带,肩头斜背鹿皮药囊,腰间大大小小七八个各色香囊,唇白齿红、娇小艳丽,一派昂然自若的潇洒风范,正是医仙子贾扁鹊。
4.有位中年人磨磨蹭蹭支起院子西侧一张八仙桌,懒洋洋但顺序井然地摆好高香、纸马、冥钞,又往固定在地上的十字形长竹竿儿上栓系香囊、挂件、纪念品。
5.艾叶青,雄黄黄,淡淡幽香迎端阳;挂菖蒲,佩香囊,重温旧俗喜洋洋;赛龙舟,摆渡忙,一腔豪情满春江;问候暖,情意长,愿你如意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6.生意还算一般,慕兰趁空闲自己找了少许白芷、川芎、香附子研磨捣碎,替换掉之前香囊内的药材。
7.藿香、佩兰、白豆蔻、苍术、白芷、石菖蒲、艾叶等可芳香化湿的药材可做成香囊佩戴在身上或置放于室内,达到除湿避秽预防流感的作用。
8.彼时我正斜坐在窗下绣一个香囊,身上穿一身浅紫色连珠弹花暗纹的棉服,因是暗纹,远看只如浅紫一色;配以月白底色绣星星点点鹅黄迎春小花朵的百?长裙。
9.五月五,是端阳,祝福朋友不能忘;挂艾草,粽子香,招纳百福福满堂;带香囊,喝雄黄,驱邪去灾体健康;赛龙舟,荡双桨,家庭幸福事业畅;预祝端午快乐!
10.艾叶香,麦浪黄,人间美景是端阳。雄黄酒,祛五毒,健康平安永护佑。渡龙舟,踏百草,进取人生节节高。吃香粽,佩香囊,幸福日子万年长!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读音:náng,nāng
[náng]
[ náng ]1.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2.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3.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 nāng ]1.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2. 〔囊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