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牧
【拼音】:jiān mù
【注音】:ㄐ一ㄢㄇㄨˋ
【结构】:监(上下结构)牧(左右结构)
【繁体】:監牧
词语解释监牧jiānmù。(1)使徒管区的监督的首脑。监牧[jiānmù]⒈使徒管区的监督的首脑。英prefectapostolic;
基础解释指使徒管区的监督的首脑。
引证解释⒈监督牧放。引唐杜甫《天育骠图歌》:“伊昔太僕张景顺,监牧攻驹閲清峻。”《宋史·薛向传》:“兼提举买马,监牧沙苑养马,岁得驹三百。”⒉负有督察之责的地方官。引《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惧宰官之不脩,立监牧以董之,畏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宋叶适《送郑景望》诗之一:“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⒊指养马的制度或机构。引《新唐书·兵志》:“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其制起於近世。”宋欧阳修《论监牧札子》:“臣以谓监牧之设,法制具存,条目既繁,弊病亦众。”
网络解释监牧监牧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iānmù,指使徒管区的监督的首脑。
综合释义监督牧放。唐杜甫《天育骠图歌》:“伊昔太僕张景顺,监牧攻驹閲清峻。”《宋史·薛向传》:“兼提举买马,监牧沙苑养马,岁得驹三百。”负有督察之责的地方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惧宰官之不脩,立监牧以董之,畏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宋叶适《送郑景望》诗之一:“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指养马的制度或机构。《新唐书·兵志》:“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其制起於近世。”宋欧阳修《论监牧札子》:“臣以谓监牧之设,法制具存,条目既繁,弊病亦众。”
网友释义监牧jiānmù
汉语大词典(1).监督牧放。唐杜甫《天育骠图歌》:“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宋史·薛向传》:“兼提举买马,监牧沙苑养马,岁得驹三百。”(2).负有督察之责的地方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惧宰官之不脩,立监牧以董之,畏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宋叶适《送郑景望》诗之一:“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指养马的制度或机构。《新唐书·兵志》:“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其制起于近世。”宋欧阳修《论监牧札子》:“臣以谓监牧之设,法制具存,条目既繁,弊病亦众。”
其他释义1.监督牧放。2.负有督察之责的地方官。
1.太仆寺下有庞大的监牧系统,配备有从监牧使到牧监、牧尉、牧长,直到牧子的管理和牧养人员,有一整套颇为完备的运作管理制度。
2.以唐宋时娄烦为监牧地而得名监河,被后人误写为涧河,又因位于汾河以西,亦称西河。
3.唐代官府畜牧业,在前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以国家监牧为基础,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4.战马主要从西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购买,其次内监牧饲养。
5.无论是民间私人养马,或是国家监牧养马,人们对马都十分喜爱,呈现出一派空前的繁荣景象,唐代马牧业的发展达到顶峰。
6.1937年原绛州教区荷兰籍传教士孔昭明监牧出资,于1943年落成。
7.以唐宋时娄烦为监牧地而得名监河,被后人误写为涧河,又因位于汾河以西,亦称西河。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38019/造句
8.1937年原绛州教区荷兰籍传教士孔昭明监牧出资,于1943年落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读音:jiān,jiàn
[jiān]
[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读音:mù
[mù]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