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
【拼音】:rén fēi cǎo mù
【注音】:ㄖㄣˊㄈㄟㄘㄠˇㄇ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人非草木[rénfēicǎomù]⒈见“人非木石”。
引证解释⒈见“人非木石”。⒈见“人非木石”。成语解释人非草木
综合释义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网友释义人非草木,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汉语大词典见“人非木石”。《汉语大词典》:人非木石 拼音:rénfēimùshí谓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唐白居易《李夫人》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郁达夫《迟桂花》:“她虽则是一个纯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总有一点感情。”亦作“人非草木”。《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覆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其他释义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1.生亦惑,死亦惑,人非草木孰无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
2.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当看到我医务人员给被俘官兵精心治疗的情景,他落泪了。
3.香兰本以为易流苏听到绣儿的死讯会伤心难过一番,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绣儿是服侍易流苏那么久的人。
4.还因人非草木,记忆也是挑拣了精华,在心底沉淀,是用来怀念与感慨,并非伤感。
5.霍里大吼,声音透着无比的恨意,人非草木,朝夕相处岂能没有一点感情。
6.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请求您接受我的敬意和感谢,感谢您对我的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帮助。
7.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王旭阳又是一个急念旧情的人。
8.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男女之恋、人之常情。
9.人非草木,谁没有七情六欲呢!
10.人非草木,焉能忘情?衔悲忍痛,还招尔魂,愿有灵兮,来恪来尝。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