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柄
【拼音】:shòu rén yǐ bǐng
【注音】:ㄕㄡˋㄖㄣˊ一ˇㄅ一ㄥˇ
【词性】:成语。
【简体】:授人以柄
【繁体】:授人以柄
词语解释授:授予。柄:器物的把儿。把剑柄交给别人。①比喻把权力交给别人。②比喻让别人抓住了自己的可被人作为要挟或攻击的把柄。授人以柄[shòurényǐbǐng]⒈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引证解释⒈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引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北史·裴侠传》:“宇文泰为三军所推,居百二之地,所谓己操干戈,寧肯授人以柄,虽欲抚之,恐是‘据於蒺蔾’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如喜其便捷,委以耳目腹心,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当初你自己有许多授人以柄的毛病。”
网友释义授人以柄,汉语词语,出自《汉书·梅福传》,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拼音:shòurényǐbǐng
汉语大词典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北史·裴侠传》:“宇文泰为三军所推,居百二之地,所谓己操干戈,宁肯授人以柄,虽欲抚之,恐是‘据于蒺藜’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如喜其便捷,委以耳目腹心,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当初你自己有许多授人以柄的毛病。”
国语辞典将权柄授予他人,如:「他这样内举不避亲,岂不是授人以柄?」授人以柄[shòurényǐbǐng]⒈将权柄授予他人。引《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王粲》:「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北史·卷三八·列传·裴侠》:「所谓己操戈矛,宁肯授人以柄?」近倒持泰阿⒉留给人非议的话柄。例如:「他这样内举不避亲,岂不是授人以柄?」英语tohandsomeonetheswordhilt(idiom),togivesomeoneaholdononeself成语解释授人以柄
辞典修订版比喻将权柄授予他人。《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北史.卷三八.裴侠传》:「所谓己操戈矛,宁肯授人以柄?」留给人非议的话柄,如:「他这样内举不避亲,岂不是授人以柄?」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将权柄授予他人。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 柄,功必不成。北史˙卷三十八˙裴侠传:所谓己操戈矛,宁肯授人以柄?留给人非议的话柄,如:他这样内举不避亲,岂不是授人以柄?
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其他释义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1.有的领导认为公开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权变小,权受制,因而对党务公开抱有抵触情绪。
2.收人钱财,授人以柄,后顾之忧心难平;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胸怀坦荡天地宽。
3.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4.能拿多少奖牌,关系到国家的荣誉,不能出尔反尔,视若儿戏,更不能授人以柄。
5.不免授人以柄,予人口实,则天下以上公为何如人也?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6.在以后相处时,多几分谨慎,少说些易引起误解的话,避免授人以柄。这样,有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更为成熟,少些是非。
7.算来算去,李在镕之子的不打自招,无异于“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把本来捕风捉影的事情搞成了供认不讳的弊案。
8.俗语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只要他有把柄落在我们手中,何愁他不乖乖的听话,为我之所用。
9.如喜其便捷,委以耳目腹心,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10.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读音:shòu
[shòu]
(1)(动)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
(2)(动)传授;教:讲~|~课。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bǐng
[bǐng]
(1)(名)器物的把儿:刀~|勺~。
(2)(名)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花~|叶~。
(3)(名)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话~|笑~|把~。
(4)(名)〈书〉执掌:~国|~政。
(5)(名)〈书〉权:国~。(量)〈方〉用于某些带把儿的东西:国~。(量)〈方〉用于某些带把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