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斥言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斥言

斥言

【拼音】:chì yán

【注音】:ㄔˋ一ㄢˊ

【结构】:斥(独体结构)言(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谓直言指责过失。2.明言;指名而言。斥言[chìyán]⒈谓直言指责过失。⒉明言;指名而言。

基础解释谓直言指责过失。明言;指名而言。

引证解释⒈谓直言指责过失。引《后汉书·蔡邕传赞》:“邕实慕静,心静辞綺。斥言金商,南徂北徙。”李贤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⒉明言;指名而言。引《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晋杜预注:“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唐皇甫枚《飞烟传》:“其比邻,天水赵氏第也,亦衣缨之族,不能斥言。”《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詔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

网络解释斥言斥言,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谓直言指责过失,出处是《后汉书·蔡邕传赞》。

综合释义谓直言指责过失。《后汉书·蔡邕传赞》:“邕实慕静,心静辞綺。斥言金商,南徂北徙。”李贤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明言;指名而言。《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晋杜预注:“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唐皇甫枚《飞烟传》:“其比邻,天水赵氏第也,亦衣缨之族,不能斥言。”《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詔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斥言[chìyán]

汉语大词典(1).谓直言指责过失。《后汉书·蔡邕传赞》:“邕实慕静,心静辞绮。斥言金商,南徂北徙。”李贤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2).明言;指名而言。《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晋杜预注:“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唐皇甫枚《飞烟传》:“其比邻,天水赵氏第也,亦衣缨之族,不能斥言。”《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诏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

斥言造句更多 >>

1.饰华离以矜然,假倔?而攘臂。请他参与军事,他便攘臂相从。少不相得,辄诟詈,攘臂相斗。“攘臂”指捋起衣袖伸长手臂。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目。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攘臂:卷起衣袖,伸出臂膊。草定诏书,攘臂而斥言杞宋。却之,语不相下,几攘臂。忽一人攘臂直前,欲挟以见杨抚院。

字义分解

读音:chì

[chì]

(1)(动)责备:~责。

(2)(动)使离开:~退|~逐。

(3)〈书〉侦察:~骑|~候。

(4)〈书〉斥卤。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斥言相关成语

斥言相关词语

上一个:斥责

下一个:斥卤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