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断
【拼音】:lǐ duàn
【结构】:理(左右结构)断(左右结构)
【繁体】:理斷
【拼音】:lǐ duàn
词语解释审理判决。理断[lǐduàn]⒈审理判决。
引证解释⒈审理判决。引《元史·刑法志二》:“诸大宗正府理断人命重事,必以汉字立案牘。”
网络解释理断理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审理判决。
网友释义理断,汉语词汇,拼音是lǐduàn,解释为审理判决。
汉语大词典审理判决。《元史·刑法志二》:“诸大宗正府理断人命重事,必以汉字立案牍。”
其他释义1.审理判决。
1.他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是富豪的案件,必定大索其银两,然贪赃不枉法,弄清是非曲直后,以理断案,绝不枉法。
2.同理,断言也被用来测试函数的内部状态,比如说私有成员变量或者文件的内部变量。
3.黄晶岭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地段进出口附近坡残积层及风化层厚度较大,洞身段断裂及节理断裂发育,洞内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
4.银行不能处理断供楼房贷新规默认负翁恶意拖欠?
5.而对父母隐性的经济依赖,会延长青年的心理断乳期,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6.帮宝宝度过心理“断乳期”。
7.这家报纸采访的专家认为,校园暴力中不少施暴者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上不够成熟,受网络和影视中暴力因素的影响,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8.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9.有学者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少年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情绪不稳定,心理上不够成熟,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别人认同。
10.不容忽视的是,青春期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差,而自我意识却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别人关注与认可,甚至试图以暴力方式实现。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