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哲
【拼音】:jùn zhé
【注音】:ㄐㄨㄣˋㄓㄜˊ
【结构】:俊(左右结构)哲(上下结构)
【简体】:俊哲
【繁体】:俊哲
词语解释1.亦作“俊喆”。才识不凡的人。2.才识不凡。俊哲[jùnzhé]⒈亦作“俊喆”。⒉才识不凡的人。⒊才识不凡。
引证解释⒈亦作“俊喆”。⒉才识不凡的人。引晋葛洪《抱朴子·名实》:“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夫妇人与政”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夫经国营治,必凴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歘见俊哲情。”⒊才识不凡。引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故俊哲之人,入乎六经。”
网络解释俊哲俊哲,汉语词汇。
释义1、亦作“俊喆”。才识不凡的人。2、才识不凡。
综合释义亦作“俊喆”。才识不凡的人。晋葛洪《抱朴子·名实》:“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夫妇人与政”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夫经国营治,必凴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歘见俊哲情。”才识不凡。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故俊哲之人,入乎六经。”
汉语大词典亦作“俊哲”。(1).才识不凡的人。晋葛洪《抱朴子·名实》:“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夫妇人与政”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哲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歘见俊哲情。”(2).才识不凡。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故俊哲之人,入乎六经。”
其他解释才智超羣也。又谓才智超羣之人。汉、扬雄《法言·孝至》:「俊哲洪秀。」;晋、陆云〈与陆典书〉:「云再拜,国土之邦,实锺俊哲。」;唐、杜甫〈同元使春陵行〉:「观乎春陵,欻见俊哲情。」
其他释义1.亦作'俊喆'。2.才识不凡的人。3.才识不凡。
1.例如卞军的妻子孟瑾、肖战波的妻子邢丹、隋东亮的妻子方芳、肇俊哲的妻子刘涛、王栋的妻子金香玉等,他们都和空姐结缘,走到了一起。
2.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俊哲一直在关注“临终关怀”课题,他认为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3.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俊哲说,他掌握的资料是,我国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能享受到这种关怀。
4.“临终关怀”这个课题,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俊哲一直在关注。
5.时值青白江业余围棋公开赛收枰,季军得主白宝祥7段应邀前来参加本项赛事,因为对手是实力强劲的赵俊哲,赛前白7段也曾表示“很期待”。
6.刘俊哲说在2010年、2013年,长安区水务局曾两次对周家庄村的水进行检测,均没有发现问题。
7.35岁的肇俊哲打进了振奋人心的凌空远射,但整体实力偏弱的宏运队却浪费了老队长的世界波。
8.人口专家刘俊哲说,变“处罚多生”为“奖励少生”,昭示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尊重人权。
9.蓝田县安村镇龙村村民刘俊哲,在全市现场会上动情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歌!几年时间,建设农村公路2096公里。
10.而这场比赛也是辽宁队肇俊哲第314次在中国顶级足球联赛中登场,超越了邹侑根成为中国顶级联赛第一人。
读音:jùn
[jùn]
(1)(形)相貌好看:~秀|~俏|这个孩子长得好~呀。
(2)(形)才智出众的:~杰|英~|~士。
读音:zhé
[zhé]
(1)(形)聪明;有智慧。
(2)(名)有智慧的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