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枳之咏
【拼音】:fá zhǐ zhī yǒng
词语解释Fázhǐzhīyǒng,谓颂扬官吏有善政。
基础解释谓颂扬官吏有善政。
综合释义谓颂扬官吏有善政。《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
读音:fá
[fá]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zhǐ
[zhǐ]
(名)灌木或小乔木。也叫枸橘。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ǒng
[yǒng]
(1)(动)唱;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
(2)(动)用诗词等来叙述:~雪|~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