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抓痒
【拼音】:gé xuē zhuā yǎng
【注音】:ㄍㄜˊㄒㄩㄝㄓㄨㄚ一ㄤˇ
【词性】:成语。
【简体】:隔靴抓痒
【繁体】:隔靴抓癢
词语解释隔靴抓痒géxuēzhuāyǎng。(1)隔着一层皮靴欲搔其痒,不起作用,比喻不贴切,没有抓住关键。(2)也作“隔靴抓痒”、“隔靴爬痒”。
基础解释同/'隔靴搔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
引证解释⒈同“隔靴搔痒”。引《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综合释义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隔靴抓痒[géxuēzhuāyǎng]同'隔靴搔痒'。《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七》:「恁么说话,一似鸭听雷鸣,隔靴抓痒,直饶脱却根尘,去却机境,尚余一线路在。」
汉语大词典同“隔靴搔痒”。《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国语辞典隔著马靴抓搔发痒的地方。比喻没有抓住要害或不切实际。《通俗常言疏证.言语.隔靴抓痒》引《诗话总龟》:「诗不著题,如隔靴抓痒。今人以言不著力者,亦谓之隔靴抓痒。」也作「隔靴搔痒」。
辞典修订版隔着马靴抓搔发痒的地方。比喻没有抓住要害或不切实际。《通俗常言疏证.言语.隔靴抓痒》引《诗话总龟》:「诗不着题,如隔靴抓痒。今人以言不着力者,亦谓之隔靴抓痒。」也作「隔靴搔痒」。
成语词典版0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七》:「恁么说话,一似鸭听雷鸣,隔靴抓痒,直饶脱却根尘,去却机境,尚余一线路在。」02.《通俗常言疏证.言语.隔靴抓痒》引《诗话总龟》:「诗不着题,如隔靴抓痒。今人以言不着力者,亦谓之隔靴抓痒。」
出处《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其他释义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1.对于不正之风、不良习气、假丑恶现象等等,他剖析得鞭辟入里,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不隔靴抓痒隔山打牛。
2.这本书境界开阔,大气沉郁,既迥异于轻飘的“都市美文”,也跟隔靴抓痒的“乡土散文”划清界限。
3.内因不解决,光谈外因,从外因找答案,相当是“隔靴抓痒”,试问怎样达到目的?其三,社会大众观念使然。
4.“应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道路上找出旅游市场的症结和差距,建立起规范机制,在此讨论谁对谁错,讨论导游游客素质问题,无异于隔靴抓痒。
5.这让人觉得使渔竿实在是隔靴抓痒,于是趁周围无外人,偷偷撒下网兜。
6.三是着力解决省级机关指导县级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存在的“眼高手低”、“隔靴抓痒”的问题,其实质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看到好的创意,都认为是创意人得到了巨大的灵感,好像灵感是从外面灌输到脑子里的,但如果真按此所说,后果是要学创意就是要学特异功能,学隔靴抓痒。
8.但是,这小小的损伤对于狼王强悍的身体来说,无疑是隔靴抓痒。
9.一句话,隔靴抓痒的处理,富豪可以挺挺就过,照样亿万在手,但对于广大琼花股民来说,他们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只有等待大盘走强,琼花再大涨才能解套。
10.只是他们的攻击对于暴怒来说根本就如隔靴抓痒。
读音:gé
[gé]
(1)遮断;阻隔:一间屋~成两间|~着一重山|~河相望。
(2)间隔;距离:~两天再去|相~很远。
读音:xuē
[xuē]
(名)(~子)有长筒的鞋。
读音:zhuā
[zhuā]
(1)(动)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
(2)(动)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破|~痒痒。
(3)(动)捉拿;捕捉:~获|~土匪。
(4)(动)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生产|~重点。
(5)(动)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动)吸引(人注意):情节~住了观众。
读音:yǎng
[yǎng]
(名)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处|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