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失大
【拼音】:tān xiǎo shī dà
【注音】:ㄊㄢㄒ一ㄠˇㄕㄉㄚˋ
【词性】:成语。
【简体】:贪小失大
【繁体】:貪小失大
词语解释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1)贪求小利而失却大利。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⒈贪求小利而失却大利。英convetalittleandlosealot;seeksmallgainsbutincurbiglosses;
引证解释⒈《吕氏春秋·权勋》:“达子又帅其餘卒,以军於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於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引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於美唐甚多。此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以“贪小失大”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那扈老儿要讨晚婆,他道是:‘白得的,十分便宜。’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荡寇志》第八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综合释义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这叫做“~”,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汉语大词典《吕氏春秋·权勋》:“达子又帅其馀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以“贪小失大”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那扈老儿要讨晚婆,他道是:‘白得的,十分便宜。’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荡寇志》第八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国语辞典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⒈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荡寇志·第一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成语解释贪小失大
辞典修订版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荡寇志.第一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辞典简编版图谋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造句】他因收购赃物而惹上官司,真是贪小失大。
成语词典版01.宋.杨简《杨氏易传.卷七.随卦.六二》:「虽六二与九五亦有阴阳相应之象,然既已近系于初九,则势无兼与之理,故象曰:『弗兼与也。』言系一则失一,以为贪小失大之戒。」02.《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03.《荡寇志.第一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法语perdre beaucoup en convoitant la mesquinerie
其他释义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1.你这样只顾眼前小利,可能会贪小失大,难保日后不会因此后悔。
2.我保证除了衣服,你们身上没有任何钱币或值钱的东西,妇道人家,绝不贪小失大。
3.骗子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让许多人贪小失大,损失惨重。
4.他为抢买便宜货,结果贪小失大,买回一堆不堪使用的东西。
5.不过,周天佑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贪小失大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6.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得尽善尽美。你付不起贪小失大所累积的种种额外负担。洛克菲勒。
7.许多人因为贪图小利而被骗走了一大笔钱,这种贪小失大的例子不胜枚举。
8.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9.投资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免贪小失大,后悔莫及。
10.往后自当行善做乐,不可再贪小失大。
读音:tān
[tān]
(1)(动)爱财;后多指贪污
(2)(动)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求多:~多|~心。
(3)(动)片面追求;贪图:~脏|~天之功。
读音:xiǎo
[xiǎo]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