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伏枥
【拼音】:jì fú lì
【注音】:ㄐ一ˋㄈㄨˊㄌ一ˋ
【结构】:骥(左右结构)伏(左右结构)枥(左右结构)
【简体】:骥伏枥
【繁体】:驥伏櫪
词语解释亦作“骥枥”。亦作“骥伏”。亦作:骥枥骥伏骥伏枥[jìfúlì]⒈亦作“骥枥”。亦作“骥伏”。亦作:骥枥骥伏。
引证解释⒈亦作“驥櫪”。亦作“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引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宋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网络解释骥伏枥骥伏枥,是一个词语,读音是jìfúlì,意思是年老而有壮志。
综合释义亦作“驥櫪”。亦作“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宋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骥伏枥[jìfúlì]骥枥骥伏。宋.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汉语大词典亦作“骥枥”。亦作“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宋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骥枥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骥枥之心。”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成语词典版01.宋.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其他释义1.亦作'骥枥'。亦作'骥伏'。2.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曹操酷爱文学,是个杰出的诗人,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千古名句。
2.甲午老骥,伏枥卸鞍,壮心未已,犹望关山。
3.年轻不是青年人的专利,即使你已两鬓斑白,即使你已儿孙满堂,但是你的心依旧年轻,你依然斗志昂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你最好的写照。青年节到来,愿你永远年轻!
4.老骥伏枥不言老。青年健儿比低高。青春年少风华茂,精力充沛如火烧。头脑灵活机会抓,事业进步业绩高。斗志昂扬展拳脚,为国为家付辛劳。人在壮年心未老,横刀立马仰天笑。祝青年节。
5.重阳登高步步高,身康体健百病消。人生着眼在高处,眼界宽阔烦恼少!饮一壶菊花酒,吃一次九重糕。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谱人生新华章!
6.挥手之间蛇舞去,策马扬鞭马年到。送来祝福身边伴,一马平川坦途现。老骥伏枥志千里,壮志满怀不停蹄。愿你马年万事顺,事业成功步步高。祝马年快乐如意!
7.老骥伏枥书青史,白发丹心照神州。
8.从风华正茂到老骥伏枥,从单身强人到比翼齐飞,布朗和妻子正在加州书写着不老的传奇。
9.已届七十高龄的登山家打算向这座高山挑战,老骥伏枥之心,令人钦佩。
10.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读音:jì
[jì]
(1)〈书〉
(2)(名)好马。
(3)(形)比喻贤能。
读音:fú
[fú]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读音:lì
[lì]
(名)〈书〉马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