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渣余孽
【拼音】:cán zhā yú niè
【注音】:ㄘㄢˊㄓㄚㄩˊㄋ一ㄝˋ
【词性】:成语。
【繁体】:殘渣餘孽
词语解释残渣余孽cánzhā-yúniè。(1)孽:邪恶的东西。比喻残余的坏人或恶势力。残渣余孽[cánzhāyúniè]⒈孽:邪恶的东西。比喻残余的坏人或恶势力。英evilelementsfromtheoldsociety;dregsoftheoldsociety;
基础解释(名)比喻残存的坏人或恶势力。
引证解释⒈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引《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国语辞典未被剿灭、铲除的坏人,如:「乱党虽经过多次围剿,仍有些残渣余孽窜逃各地。」残渣余孽[cánzhāyúniè]⒈未被剿灭、铲除的坏人。例如:「乱党虽经过多次围剿,仍有些残渣余孽窜逃各地。」成语解释残渣余孽
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法语vestiges、lie、déchets
其他释义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孽,邪恶的东西。
1.这坛子里有不少海对岸的残渣余孽海鬼。
2.据信,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残渣余孽已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边境地区找到隐身之所。
3.其间他们也想去投奔叛军的,可是塔博将军残暴又多疑,他们又是塔博将军口中所谓的‘王室的残渣余孽’去了肯定没好果子吃,投奔大一点的军阀呢,也有被人吃掉的危险。
4.白俄将军库切洛夫有一千多白俄兵,最近又收编了斧头帮与青红帮的残渣余孽二千多人,他共计有四千三百多人马。
5.满月在清理残渣余孽的同时,也会昭显不易察觉的真相。
6.旧社会的残渣余孽虽已清除,但其落后意识,不良习气至今犹存,还有一定市场。
7.天津,治安维持会也同时成立了,总之就是群魔乱舞,丑态百出,民国军阀时期的残渣余孽又都泛滥起来。
8.残存在躯壳内的意识的残渣余孽竭尽最后的力量艰苦工作,使分离了的他看到那只手团团旋转,像一朵花瓣层叠的粉荷花。
9.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残渣余孽挖出来,把他们彻底打倒,再踩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10.如果不点拨一下,他们就会被人家牵着鼻子到处跑,跟这个国家签,又跟那个国家签,到末了,爬到树梢梢上的时候,再回国来,叫他的故乡人民吃残渣余孽。
读音:cán
[cán]
(1)(形)不完整;残缺:这部书很好;可惜~了。
(2)(形)剩余的;将尽的:~冬|~敌|风卷~云。
(3)(形)伤害;毁坏:摧~。
(4)(形)凶恶:~忍|~酷。
读音:zhā
[zhā]
(1)(名)(~子、~儿)渣滓:油~|豆腐~。
(2)(名)(~子、~儿)碎屑:面包~儿。
读音:yú
[yú]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
读音:niè
[niè]
(1)(名)邪恶:妖~。
(2)(名)罪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