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保扶
【拼音】:shí bǎo fú
【注音】:ㄕˊㄅㄠˇㄈㄨˊ
【结构】:十(独体结构)保(左右结构)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十保扶[shíbǎofú]⒈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引证解释⒈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偶有亲患病,俗每十人连名焚牒祈神,谓之十保扶。”
网络解释十保扶十保扶是汉语词语,拼音shíbǎofú,释义为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综合释义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偶有亲患病,俗每十人连名焚牒祈神,谓之十保扶。”
其他释义1.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bǎo
[bǎo]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读音:fú
[fú]
(1)(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2)(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3)(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